其實對於不熟悉802.11相關標準的人來說 用數字大小區分比較容易
那WIFI 6(802.11ax)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小弟一開始也弄不明白 於是去研究了一下其中的眉角

速度比較快這是必然的 也首度採用OFDMA技術
有效的改善了5GHz傳輸距離短的問題 同時增加傳輸範圍
另外也改善了網路使用效率 降低連線延遲等等的
技術面的東西小弟也只是從網路上看來現學現賣 就不說太多
但最好奇的是:WIFI 6分享器用起來到底有沒有比較猛?
剛好小弟跟BOSS都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有興趣
因為小弟的公司是負責做影像企畫的 對於網路傳輸速度非常吃重
目前公司網路是有線、無線並用 有線為主 無線為輔
對外是中華電信雙向1G 對內用GigaLAN Switch+NAS
如果說WIFI 6的實用性真的有那麼猛 那使用彈性就很高了
外加公司筆電、手機、平板等等 大部分都是吃無線網路
老早也就想找台夠力的無線分享器來提升效率了(目前是中華電信的設備)
最想知道的有幾個問題:
1. WIFI 6有多猛? 可以比目前的WIFI 5強多少?
2. 如果設備全部升級到WIFI 6可以有多快?(PC+NB 20台↑ 手機10支↑)
3. 如果設備不升級只升級WIFI 6分享器也會變快嗎?
4. 傳輸距離有沒有比WIFI 5更好?
為了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喪心病狂的BOSS決定實事求是的做實驗

一口氣買來市面上三台主流的WIFI 6分享器來開箱
1. ASUS RT-AX3000
2. TP-Link Archer AX50
3. NETGEAR Nighthawk AX4
想要知道不同品牌出的WIFI 6分享器帶來的效能是否有差異
以及PCE-AX58BT AX3000 WIFI 6網卡
另外還強制徵招了辦公室的S10e當作WIFI 6的終端設備




測試設備大集合 包裝內容物沒什麼不同:網路線、變壓器、說明書
1. ASUS RT-AX3000
博通BCM6750+BCM43684(目前唯一看到用博通晶片的) 四天線 GBE LAN*4
設定簡單 介面簡潔比較有專業感 可用手機APP設定 風格類似偏專業路線
2. TP-Link Archer AX50
INTEL AnyWAN GRX350 同樣四天線 GBE LAN*4
設定簡單 介面簡介偏活潑路線 也可用手機APP設定 色調清晰易用
3. NETGEAR Nighthawk AX4
INTEL AnyWAN GRX550 雙天線 GBE LAN*4
設定不能說難 但相對比較不直覺 讓人覺得有點工程師取向的感覺
同樣也可以用手機APP設定 不過功能最少 也最需要花點時間摸索一下

亂七八糟的機櫃請忽略它XD
就先從最基本的開始測試 也就是現有設備(WiFi 5)的數據當作參考基準
連外統一使用Speed Test做為參考數字
然後依序測試三台WIFI 6分享器的表現
先從近距離開始測 每個裝置各測5次取平均值 數字差異過大就剔除重測
※測試1:WIFI 5/6的分享器及終端設備@無阻隔空間的近距離效能

可以看得出來幾個部分
1. WIFI 6終端設備在搭配上WIFI 6分享器明顯都能得到不錯的傳輸效能
2. WIFI 5終端設備在搭配上WIFI 6分享器仍有微幅的傳輸效能提升
3. 三台WIFI 6分享器中 RT-AX3000表現以些微之差勝過其他兩台
※測試2:WIFI 5/6的分享器及終端設備@15公尺有木板牆+玻璃門阻隔會議室

在這部分的測試中則觀察到:
1. WIFI 5終端裝置對應到WIFI 5/6分享器都呈現出不小的速度衰減
2. WIFI 6終端裝置對應到WIFI 5分享器上的效能與WIFI 5終端裝置相差甚小
3. WIFI 6終端裝置對應到WIFI 6分享器的效能雖有衰減但幅度遠比WIFI 5小
4. 在拉長距離的情況下 RT-AX3000約比其他兩牌高出10%的傳輸速度表現
※測試3:以PC瀏覽器開啟4K影片的反應速度
前兩個測試比較偏向純數據層面 終究要測試一些實務上的感受
想到了平常開瀏覽器看YOUTUBE高畫質影片的時候
有時候會轉圈圈轉很久 甚至說緩衝卡住一陣子之後才能順利播放
想說就用轉圈圈的次數來評估升級成WIFI 6分享器會不會有所改善吧
以YOUTUBE上的4K影片為測試目標 讀取完之後清除暫存
圈圈轉的越少表示響應速度越快
這個測試結果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我原本認為應該會是暫存跑得速度快一點
但沒想到點選影片之後的響應時間差距如此的大
原先會轉個7~8圈的 使用WIFI 6分享器時幾乎是秒開
而且緩衝不是一格一格的前進 幾乎是咻咻兩下就全部下載完成了
這真的感覺就有猛到
不過開一般的網頁 像是YAHOO或是Mobile01首頁的感覺就沒這麼誇張的明顯
大概是1秒跟0.5秒這樣的差距
這裡提供Archer AX50@華碩PCE-AX58BT跟Default AP@PCE-AX58BT的實測影片
總結:
我憑個人的測試結果跟感覺 整理出以下排序(僅代表個人觀感 不代表絕對表現)
價錢:Nighthawk AX4 > RT-AX3000 > Archer AX50
配件:Nighthawk AX4 = RT-AX3000 = Archer AX50
設定簡易度:RT-AX3000 = Archer AX50 > Nighthawk AX4
網速:RT-AX3000 > Archer AX50 > Nighthawk AX4
價格最高但效能跟使用簡易度上都不夠理想的Nighthawk AX4 就不考慮了
RT-AX3000 跟 Archer AX50在效能跟使用體驗上各有擅場
Archer AX50在價位及設定簡易度來說對於家用環境來講會有吸引力
RT-AX3000則在整體體驗和需要效能的應用上表現突出
對於工作使用的場合或是比較關注高速效能的用途
我跟BOSS最後是選擇RT-AX3000作為解決方案
畢竟ASUS在網通的評價向來不錯
況且國產品牌的親和力我覺得也是有加分的地方
此外實際測試上也可以發覺到WIFI 6比起前一代的WIFI 5效能確實有所提升
不管是For WIFI 5 or 6的終端裝置都有一定程度的升級感
而且大概不超過6K的價位 我覺得近期有需要的人都可以考慮直接買WIFI 6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