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Intel在6月底突然宣佈WiMAX計畫辦公室(WiMAX Program Office,簡稱WPO)改組,由於WPO是Intel在台推動WiMAX計畫與各家台廠技術媒合的重要窗口,因此被外界解讀為Intel極有可能退出WiMAX的重要推動計畫,徒留台廠自個兒針對WiMAX繼續奮鬥。根據過往的資料顯示,Intel在2005年陸續與經濟部簽訂WiMAX合作備忘錄,當時承諾將陸續對台相關投資與採購金額為5億美金,積極讓台灣在全球WiMAX技術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資料顯示,Intel在WiMAX投資方面較高的金額僅威邁思3.86億台幣,與當時承諾的5億美金有相當大的落差。為此Intel澄清WPO僅是改組而非所謂退出WiMAX市場,原本WPO人員將打散至行動無線、PC客戶與市場銷售三個部門,但對台廠的媒合業務完全不變。

為了Intel這項突發的舉動,行動寬頻促進會臨時在台北電腦公會召開記者會,包含5家WiMAX營運商,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大同電信總經理林東亮、大眾電信總經理許峻源、威邁思技術長周勝鄰、威達雲端總經理黃彥男均出席,而設備業者則有聯發科、廣達、正文、智邦、友訊、合勤等。

昨(20)召開台灣WiMAX一定強記者會,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大同電信總經理林東亮、大眾電信總經理許峻源、威達雲端總經理黃彥男、威邁思技術長周勝鄰聯袂出席。聯發科、正文、廣達、合勤、智邦、友訊等科技業者也到場站台。

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認為WiMAX未來可無縫銜接至LTE技術,這點可以澄清外界對於WiMAX未來發展的疑慮。針對正文董事長陳鴻文希望政府再投入300億台幣建設WiMAX,何薇玲認為與其再加碼投資,不如從政策面輔導,並整合各部門建立主導中心,由統籌單位帶領WiMAX技術發展,是業者更迫切需要的。

威達雲端總經理黃彥男則認同政府應繼續扶植並投入預算,他以HTC推出的WiMAX手機為例,認為政府如果願意補貼這些消費端裝置費用,將會大力促使民眾購買意願,也有助於國內WiMAX的發展。


▼威邁思電信副總兼技術長周勝鄰、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威達雲端總經理黃彥男、大同電信總經理林東亮、大眾電信總經理許峻源共同出席。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以慣有的慷慨激昂口吻說明目前全球有148個國家,592家WiMAX營運商,多數可無縫銜接LTE(這裡指台灣未來WiMAX可升級TD-LTE)。而美國(Clearwire)、日本、韓國(SKT)、馬來西亞(Packet One)、俄羅斯均開始投入商轉,日本今年年底在重要城市將會有1萬5000個基地台上線,2013年底KDDI基地台將涵蓋全日本。何薇玲認為WiMAX有全世界的連結,今年底將有400萬用戶,明年底全球將超過700萬用戶。何薇玲話鋒一轉突然提到QUALCOMM在WCDMA在全球市佔超過50%甚至是70%,將來台灣廠商打進4G市場就必須跨入並瞭解,台灣也有機會要吃70%。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何薇玲也在現場展示了WiMAX相關應用,以iPad為例,不僅可撥打網路電話,也可以隨時隨地零時差收看網路直撥的NBA球賽,也可以觀看全球網路電視。只要目前具有Wi-Fi無線網路裝置的筆電、遊戲機、各類平台智慧型手機,都可以透過大力玩這種WiMAX無線分享器直接上網。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諾基亞西門子台灣暨香港區域總經理王建亞指出,WiMAX技術目前看來已經相當成熟,而LTE的發展還需二到三年,這段空窗期正好是WiMAX的發揮時機點。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現場也實際展示Chip up基地台,目前WiMAX基地台未來可以採取共用基地台方式,也就是所謂原機加板;或者以分用基地台方式,這兩種技術都以OFDMA為基礎,相似度有80%。也因此可以原機加板或把原本的加板抽出,換用TD-LTE板卡。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不增加基地台的前提下,直接進行chip up。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王建亞說明的同時,一旁也有工作人員實際示範Chip up基地台原機加板,過程非常類似我們在裝設電腦的顯示卡,只不過WiMAX基地台內的板卡大小跟主機板是一樣的。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指出公司發展WiMAX已有4~5年時間,在Intel參與WiMAX的演進從M94及M95計畫參與非常多,但它也不諱言指出Intel也有未來利益考量,因此WPO的改組也無可厚非。陳鴻文認為韓國當年發展CDMA時政府花了100億美金扶持,這點可供台灣借鏡,因此他認為當時M94及M95計畫政府規劃了70億台幣,如果要讓台灣成為WiMAX產業聖島,大概再投入300億台幣即可。陳鴻文也以中山高與北二高為例,認為政府如果有心發展WiMAX,何妨把WiMAX當成高速公路建立一樣,讓產業架構更好些,不僅在OEM代工終端產品,也應該在系統端如基地台有所發展,建立完整產業鍊。而正文今年度在內建WiMAX模組筆電出貨量約300萬套,用戶端設備預計達120萬套,比起去年50萬套數字倍增。他也表示去年WiMAX相關設備出貨佔總體營收不到10%,但今年已經增加為15~20%。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威達雲端總經理黃彥男重申在越來越多的行動裝置,如iPad或其他平板電腦推出後,連網的需求將越來越大,WiMAX的連網功能可提供最好的需求,而威達雲端年底預計將衝5萬用戶。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大眾電信總經理許峻源則認為政府應該建立資源共享機制,讓WiMAX業者與用戶去享用。
[採訪]WiMAX業者大串連 樂觀預估8月全台跨區連網


威達雲端總經理黃彥男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原本這場發表會也想宣布WiMAX各營運商的跨區漫遊時間,至於時間點僅說明時間快了,不過黃彥男後來脫口說出8月這個時間點。因此如果樂觀看待WiMAX現有用戶即將不用侷限在某個縣市使用,即將可跨縣市連網了。不過WiMAX基地台覆蓋性目前仍低,以全球一動來說,目前僅有大安區、松山區、中山區這些重點文教區,今年底準備衝台北市區覆蓋率90%目標,台北縣得明年才會開始增基地台,因此即時跨區連網啟動,也比較侷限於市中心。


對於WiMAX持續觀望中…
2010-07-23 11:51 發佈
告訴我桃園中壢啥時會開台吧~~~..........
Ain't about what's waitin on the other side,It's the climb~
光一個台北市就只有內湖中山某些區域訊號才強一些,覆蓋率那麼差,跟當初的40~50KM的覆蓋率差很多。
當室內都收不到的時候,根本也不會想辦,還好之前是試用一個月。
繼續觀望吧....
傑森的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nttjason/sets/
涵蓋率還不夠,板橋也沒有訊號,要我怎麼辦?
01不給改暱稱,請叫我柚子 Blog: http://www.3cblog.idv.tw
請加油, 最好趕快全台可以漫遊!

至少不用重複建設浪費資源!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LTE起來前..有2,3年的空窗期????

也就是說LTE起來..WIMAX馬上就被打趴了?

不過看來WIMAX..是還沒起來就死在那了


範圍...沒3G廣 定點上? 那就申請ADSL啊...速度..沒ADSL快.

.但速度比3G快...可是很多地方收不到訊號

價格..也是不便宜

這東西..除非月租費下殺到4百以下

否則......BYE BYE


沒用阿...覺得都在畫大餅...hype 成份居多

等東西實質上出現後再說吧
基本功沒練好... 覆蓋率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測試的地方是在所謂的覆蓋的區域裡...但是一點訊號都沒有,不然就是要喬個方位。
代表說干擾真的很多。可是話說回來...既然訊號干擾是個常態...那要怎麼克服?

照理說...應該是 WIMAX 基地台 可以減少基地台的數量才對吧?
對ISP來說可以降低維運的成本才是阿....

就如我在別的版裡說的....穩定跟速度已經是基本了
我把 vmax / 全球 試用期之後退掉也是因為訊號覆蓋或者穩定度達不到我的需求
現在要收錢...除非有更好的加值服務 (像說隨時隨地可以上網),不然誰要用這個東西啊?

還是回歸一句話....蓋大樓要從地基開始打....
LTE起來..WIMAX馬上就被打趴是有可能的

收訊不好都是卡在頻率上,LTE一直想用800~900Mhz的頻率
頻率越高衰減越大傳輸距離越短,用低頻跑就可以減少基地台
高頻跟低頻要達到一樣的傳輸距離,高頻基地台發射功率要越大
你能忍受你家旁邊建個微波盧嗎?
最近想辦Wimax.....
不知道新竹園區的訊號穩不穩定.....
有人用過嗎?
台北市怎麼可能只有幾個點可以用

小弟至少家裡(北投)公司(內湖)都長期使用正常的(測試數據是可以符合4M/2M的速度的)

其他士林、大同、中正區也都使用過都OK

基本上市區都幾乎沒遇過完全連不上的

不然市區裡如果一大堆地方收不到早就被幹譙到死了

雖不敢說完全沒死角

但是一個月456(4M/2M)還可以帶著在市區走

我在台北市用的滿OK的

用戶數少對我來說更OK

哈哈~~~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