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爸爸 wrote:
所以我前面說拿得到IP是一回事
路由表能不能順利運作又是另一回事啊...(恕刪)
路由表不能運作的部分只限定在區網,連接外網不會有影響,而會這樣接的人,我想不會將重要設備(NVR DVR NAS)接到後面的分享器吧,也就是後面的分享器大都是補足無線網路不足才加裝上去的。
而也可由此就可看出各家分享器軟體成不成熟。
我在 2011年購買的 BUFFALO 分享器,本身就有硬體開關,讓我切換 router mode 和 AP mode,這台是我的第一台無線分享器(以前用過的都是5port有線機種)。
我當時不知道AP mode 是啥玩意,只知道我要切到 AP mode 之後我裝在分享器後面的 MOD 才能看。

至於現今狀況,ASUS 分享器也大都有 AP mode 可用(除了骨董機種),就只有原本龍頭老大的 dlink 大都還沒有 AP mode 可用,果然有老大風範。
樓好像歪得太離譜了,前面歪到 CCNA,現在又歪到 routing table 的問題......

再次回到樓主的問題,所有的無線分享器裡面就有無線網卡,任何的無線網卡都是雙向通信,因此只要你的無線分享器要使用 無線橋接 模式時,除了使用 自動取得IP方式,運用 WIFI 去連接上一層的無線網路,也要把自己這台的 DHCP server 關閉,這時你的電腦只要插在 LAN 孔就可和上一層的網路形成一個區網,但先決條件是上一層的網路的設定,要允許無線網路可以拜訪區網才行。
若你使用的分享器有這選項,只要像下圖切換到 Media Bridge 模式就好。

其實最前面幾樓都已經有標準答案,但可能互相溝通不良,才會越來越歪吧。
順便解釋一下上面那張圖的四種模式好了.....
第一種就是 主控模式,用他來連接外網,並負責管理區域網路。
第二種俗稱 無線中繼 就是用來將無線訊號再次轉發,增加覆蓋面。這種模式每轉發一次,速率就會降低 1/2,因為要接收後轉發,需要兩倍時間。
第三種用得最多,就是AP模式,也就是一台有 WIFI 的 HUB
第四種是將 WIFI的無線訊號 轉為 有線模式,讓電腦使用有線連接,有點像無線網路卡,差別是一個插在網路孔,一個插在 USB。
另外要特別強調的,就是除了第一種模式之外,其他任何模式都要將 DHCP server 給關閉。
而我想樓主要的就是第四種模式,這也是樓主一再強調將無線網卡裝在 WIFI 分享器內的真正原因。




所以補上狀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