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2000a wrote:
11年前 念書 隔壁博士班學長玩過 DIY 使用 FSK 方式來傳 但技術不好只有到 200K
以前看 paper 多說電力線傳輸衰弱很大 不會超過 1M 那時我們也大概玩一下
那時國外 homePlug 才到 1M ,後來有出到 10M, 不過專利都在某家 chips廠上
想不到到 100M 都快出來, 如同以前 modem說只能到 56K 誰知道後來出 ADSL 可到 M
科技進步還真快 , 後來聽到 HomePlug 好像 有 無融絲開關 會跨不過去,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 ?
其實 homePNA ( ethernet 但 PHY 使用電話線 )也是沒推起來
還有 homeRF 也沒起 來
FIR 4M 本來說要到 > 16M 但好像沒起來
只是以後不知道是否又一堆新規格出現 現在 USB zigee 說不定取代 802.11 x
homePlug 不知道以後會如何 ?homePlug 出來很久 如今才慢慢被接受 (台灣地區 )
國外很多大透天 使用 802.11x 跟本跨不過水泥牆 反而給 HomePlug 一條路
您的見解是正確的.本人順便補充:
無線永遠存在兩各問題:
1.穿透問題 :厚重的水泥牆壁,無線無法穿透.電力線商品現在賣最好的地區在歐洲.因為歐洲人講求環保,而且古建築很多,她們不想拉網路線,無線又無法穿透古世紀建築的牆壁.所以電力線商品在歐洲賣得超好.此外,歐洲人的物價指數是全球最高的.所以她們認為電力線商品的價格是她們可以接受的,這也是為何台灣廠商鎖定歐洲和美國等主要國家銷售的原因.
2.健康問題:無線對身體會傷害.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日本人最重視.歐洲因為倡導環保.所以對此人們也心存戒心.
此外,未來家庭自動化控制可能會採用無線,電線並存的架構.但是因為電線的問題除了迴圈以外,沒有像無線無法穿透的情況.迴圈問題可以透過"偶合技術"來解決.所以以後所有建築物的電線迴圈雖然不相同.但是電力線網路訊號可以到達任何地方(因為偶合解決所有問題).
以後電線會變成任何建築物高速低速傳輸的Backbond~這是確定的事情.而無線會變成輔助性質.
也就是說.電線當樹幹,無線當樹枝.對家庭自動化和工業自動化控制來說.所有未來的商品規劃.電線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