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應該是早期56K數據機電話撥號時代吧? (上網=通話)那年代很多這種呀...之前第一台電腦送的"免費"上網帳號,就是啥香港電信之類。(有點忘了,2000年時候了...)號稱是不用任何月租費,只要繳電話費就好........可想而知那電話費帳單頗貴的=_=a之後改ADSL則給一組@hinet.net (我不是第一批申請中華,那時候中華剛出來,我家反而申請Cable...因為便宜QQ)就看當時中華電信說會給幾個浮動IP,也就有幾個電腦可以用 (那時候這麼說,還不知道有路由器這東西XD)至於Cable,其實他是半浮動IP,會因為一些原因而IP就變了~那時候架站架的蠻哭哭的,而且一有颱風,網路就變差...最後才跳槽到ADSL(大概用了1-2年Cable),接著變成光世代~不過,我記得我客戶這邊用遠傳還是要用PPPOE....最後,台灣是沒這麼好康,八年前用UTM (眾至防火牆)時候早就試過了.....XD那時候公司因為所在地方比較特別,網路不知道為啥只能申請到ADSL 8M/640K.......所以...最後只能兩條中華ADSL 8M+1條專線4M,ADSL合併頻寬給員工用,專線則是WEB、Mail等公司主機用。這陣子搞了一台軟路由也無聊試一下,別說100/40 * 2倍、3倍 (我總共4孔,可以設定1LAN+3WAN)能不能穩貼100/40都很難說了Q.Q 頂多96~97/36~38....RentHA wrote:古早的56K數據機...(恕刪)
多撥有很多含意,例如以這邊例子來說同樣都是花一筆光世代100/40好了。大陸那邊可以透過防火牆的多撥功能,來讓網路直接合併變成200/80、300/120台灣這邊多撥就只是拿到更多IP,總頻寬一樣100/40說負載平衡也不太對吧,在只花一筆網路費用下,台灣頻寬上限就是100/40,沒有負載平衡功能,除非在拉一條網路線.....申請第二條光世代。另外如果多拉一條網路線,是可以"頻寬合併",之前試過光世代+台星188 4G吃到飽方案,輕鬆突破100,速度極限110左右 (台星限速21)可是,我是,用在~BT上面XDmillais wrote:請問大陸多撥 都是...(恕刪)
别傻了,这种都是不稳定的,就算你不管“多拨”拨几条线上去,你下载的数量超过一定的额度,最后电信还不是乖乖给你限速,现在不是三年前的环境了吗?好吗?这种只是一个短暂时间最大的下载速度并不是长时间持续这么大的下载速度现在搞这个软路由都是为了科学上网,还要去广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