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SN74 wrote:
我前面有說了 將N12HP...(恕刪)
登入進去了,不過界面全是英文還無法翻譯,這是設成AP之後的結果嗎?

不能進去原本ASUS設定的頁面嗎?
(網路抓的圖)

AKSN74 wrote:
看了一下PM 你的D...(恕刪)
Jack Jeng-Jie Wang wrote:
不曉得是否是設定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導致網速有點慢
還是說需要有雙頻才能夠跑到全速呢 ?
Jack Jeng-Jie Wang wrote:
筆電的內建網卡型號是Ralink RT3290 802.11bgn Wi-Fi Adapter
這在大部分STA可以支援40MHz、佈建密度不高及不跨樓層的設計的前提下,也許可以考慮使用40MHz的頻道,但絕大部分的辦公環境並沒有那麼理想,而且channel bonding的碰撞及載波使用的偵測機制有些門檻或”嚴苛”的條件(太糟糕了,要解釋這樣的問題,需要教科書式的說明甚麼是CS(Carrier Sense)及ED(Energy Detect),麻煩大家google一下)。
不確定有沒有哪個部落格或網站有比較簡單的說明,但一瓶紅酒過後,腦筋裡面想到的例子是,在一個有16線道的道路上,想要最快運送貨物的方式,當然是貨車的大小可以橫跨過多個車道的寬度(車子長度固定的前提下),例如寬度可以是兩個車道,四個車道、八個車道或16個車道的貨車,如果這16個車道都沒車的話,每台寬度都是16個車道的貨車運送的效率最高,但真實的情境是在這16線道上可能有各種寬度的車子,尤其是使用一個車道寬度的車子居多,在車速有快有慢的現實環境中,如果要等到這16個車道都沒有車子才能使用車道的話,等待的時間可能非常漫長,而且駕駛座可能在貨車的最左邊,不太容易能夠看清楚右手邊的其他15個車道有沒有車子,因此碰撞的機會也大增,無形中也會降低傳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