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ydbc wrote:我的確是負擔不起...(恕刪) 我沒用過,不過我很懷疑,這不是價格問題而是技術問題,Seednet 真的是拉光纖到家嗎?? 就我的了解目前要用銅線達到上下行加起來20M 是有很大的限制,之前所說中華要推的20M 是需要真的拉光纖才做的到。 如果只是廣告說有,實際上不行那有何用??
渡邊純一 wrote:默許 NCC ...(恕刪) 避免市場獨大是對的,但中華和其它電信最大的不同是它是由公營轉民營,如果中華原本就是民營,那怕它獨大是好的,問題中華原本是公營,不可避免的獨大,公營轉民營,說是這麼說,但是幾乎所有的決策都要由政府部門同意,在這情形下再以不合理的手段打擊中華對嗎?? 就像微軟,雖然很多政府在打擊,但並不能直接影響其公司決策,他還是自由經營的企業,可是中華卻是直接從公司決策上下手,很多外資對中華目前的民營化有所微詞就是這樣,以目前的做法更像是在瓜分中華電信,不像是在反壟斷。
周大川0334 wrote:你那看到三家固網...(恕刪) 地上那些都是好幾年前做的了,三、五年前開始就少之又少,六年前台固在三大都會區還有銅纜勒,又如何,到今天還不是消失了,台固一開始成立的目的就不是要搞ADSL ,如果你在台固的話應該比我還清楚才對。對現在台固的政策來說我認為就是從中華挖,挖多少算多少囉!!
周大川0334 wrote:所以你也不知道問題在...(恕刪) 誰跟你說HINET不用繳錢給區分公司的?公務電路帳都是明算的,甚至租用的每一條PVC都要算錢給區分公司至於為啥不用其它家固網的線路,你看看其它家固網鋪的是什麼樣子,那種服務態度又是啥樣子如果其它家固網有鋪密集的線路,HINET就會跟它租啊,問題是沒有啊...而且為啥HINET就不能租區分公司的線路?它有權利選擇啊...它們收的是月租費,電路費2/3是給區分公司收走的!!
周大川0334 wrote:任何投資需要能至...(恕刪) 先說不是針對你,只是看到我就回覆。台固、中華我都有服務過,你要說在業務上不公平的競爭那絕對是台固把中華打假的,從來沒看過價格定的那麼死的公司,我想常申請中華的人都有感覺才對,就算是對員工也一樣,一點彈性都沒有。至於殺到最低,我有在台固看過,大百貨公司全部用台固的電話及網路,收費如何收?? 每個月業務去找老闆用喊的,喊來喊去大家滿意就好。中華也有殺到最低,殺到賠錢,為的是配合政策,像是國X、X運的都是賠死了的業務。
54artist wrote:我沒用過,不過我很懷...(恕刪) VDSL2技術上一定距離內可以跑到雙向100Mbps的,印象中是200~300公尺左右。這段距離一般住宅從室內到大樓的總電信箱都還有剩,剩下的就是設備進駐的問題。當然,超過100公尺雙絞線是行不通的,故後來有推出那種光化住宅,從大樓電信室到各住戶走光纖,就沒有距離的限制。隨便google一下VDSL2就可以搜尋到很多相關技術資料,我舉一個日本網路設備廠商的介紹:圖中很明顯表示了VDSL2在900公尺內,速率會隨著該距離而遞減,若要達到華電所說的20M頻寬,基本上使用者需要距離光化箱或VDSL2終端設備600公尺以內,才會有良好的品質,要達到80Mbps以上,必須就要在100公尺內,故很多舊大樓固網業者都會用RJ-11搭配VDSL設備作為轉換,所以華電所推出的20Mbps上網是不需要光纖到家,但是住家必須距離光化箱一定距離內。至於民營業者的問題點,就在於機房設立的問題,如果所在大樓沒有設備進駐,那麼要能使用到雙向的網路服務根本是不可能(一般企業都是直接拉光纖到用戶機房、或者大樓有機房,從機房拉雙絞線或RJ-11搭配VDSL),Seednet的光纖寬頻也是同樣的例子,大樓內有速博光纖機房後,從機房拉雙絞線或VDSL出來提供服務,民營業者沒有路邊的光化箱,故普及率當然沒有那麼高,這也是缺點。
周大川0334 wrote:所以你也不知道問...(恕刪) 又是你這就又是打壓中華的政策了,中華子公司之間不能互相補貼,真不知這是那一國的法律,NCC 規定中華各分公司之間的轉撥計價都要適用於對外業務,就是說如果Hinet 向中華固網申請一路專線,不能用公司價,如果用公司價那台固來申請也可以用中華公司價,甚至如果中華固網在這案子幫Hinet 多拉一條線作人情,那台固來申請也可以要求多拉不用付費。你說合理嗎?? 不要再罵中華了,真的已被NCC 和台固耍的團團轉了。
lapdswat wrote:VDSL2技術上...(恕刪) 這個我知道,就是中華現在在用的FTTB,我不是這部門不過據我所知這東西的限制很多,中華在兩年前想推的是EPON,去年在討論GPON ,這都是真正光纖服務,和日本同樣的技術,至於為何推不起來之前有寫了。
54artist wrote:這個我知道,就是中華...(恕刪) 要推真正光纖到府,如同日本那樣,所花的成本非常大,住戶大樓管道間需要容納光纖,各用戶住家也必須引入光纖,有必要還必須打洞(光纖不像銅纜可以大角度彎折,雖然日本已經研發出可以大角度彎折的光纖了)另外,維護成本也是考量,光纖線路設備維修一次是很貴的(跟銅纜來比),且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可以接受或有空間可以新增室內的小型光電轉換器放置,這都是光纖到府FTTH無法普及的原因。商人,都是在商言商,有便宜現成的設備線路為何不用,我租一條電路最多650,我拉光纖進去就不止650*100了,還不一定有住戶會申請,就算是華電也不會那麼白癡(很多四層大樓要請華電放設備,華電也是不肯,因為成本不符合)。所以您所提到的上述兩個技術,都必須建築在光纖到府FTTH原則上,在現在台灣的環境,有這種機會的少之又少。上圖是日本業者光纖到府FTTH的範例,光纖是必須直接拉到家中,然後接OUN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