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求的是美觀跟順暢(中翻英就不予置評)~
對岸的很喜歡直接翻~
相信大家都笑過他們的翻譯詞~
就像電影"明天過後"的英文是"Tomorrow"
照翻是"明天"~對岸翻"後天"~
台灣翻"明天過後"~
哪個順暢~哪有有意思~
世界上每個區域的人思考方式都不一樣~
阿多仔認為"明天"這個詞就足夠了解~~
但是對我們來講這樣的解釋並不夠~
所以才翻譯成比較夠意思的詞句~
回歸正題~~
那麼藍牙跟藍芽哪個比較適合~?
以我來看~藍牙看到的第一直覺是"藍色的牙齒"~
而藍芽這名詞再我第一次看到時還會思考這是什麼"新東西"~
因此~藍芽+1
看起來比較優雅不粗俗~
中文畢竟是圖像式文字~
ps:雖然正名是藍牙~我還是會用藍芽
因為國際的機構對中文的意義了解多少~~?
而對岸的都已經把漂亮的正體中文改成歪七扭八的文字更不用講了
jeffloveanita wrote:
只是想問問. 到底台灣有沒有單位負責這種英文專用名詞的翻譯工作. 感覺上. 這些東西現在大家都是約定俗成. 不是自己先來創造一個. 不然就是套一下日文的漢字. 再來就是大陸的翻譯. 台灣的官方好像都不太重視這東西的樣子....(恕刪)
國立編譯館。
不過他們的工作和成果,似乎很少大張旗鼓,印象中只有音樂人名的翻譯曾經對外公開發表過。不過我想應該都還不是很完備吧!
看看他們的官網:
國立編譯館 學術名詞資訊網
至於Bluetooth呢, 學術名詞資訊網還是用「藍芽」。不過.....不太懂他們收錄的「藍芽磚」(Bluetooth Brick)是什麼......。
Clouder wrote:那套電影叫「The Day After Tomorrow」
英翻中來講~講求的是...(恕刪)
大陸的確是照譯的:「後天」
但純以直譯的角度來看,並沒有譯錯
(直譯的結果決非「明天」)
另外,也許正如你所說,每個地方的人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樣
我比較喜歡香港的譯名,「明日之後」
如果說個人喜好,我認為「藍芽」比較適合
但也許「正名」後會漸漸改用「藍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