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實測Vigor 2910

vcbxnzm wrote:
如果家門口只有 fast ethernet 的話
得有一點調校功力才不會浪費掉頻寬


同場加映 Vigor 2104

前幾天測試 2104
速率估計可以上到 16M
可裝上光世代 50M 之後
實際速率只有 8~9 M
這怎麼回事呢?

網路有個專有名詞叫做 Jitter
問題就出在這裡
這東西就好像當年共匪在打金門
單打雙不打
原本 12M 光世代
packet 送達數據機之後
store & forward 轉往 fast ethernet 介面
打 1 休 7
所以分享器會收到很平順的資料流
但升級 50M 之後
就真的是單打雙不打
封包送來的速度快過 Vigor 2104 分享器處理能力的三倍
所以產生 packet drop
連帶啟動 TCP 的 flow control
因此沒辦法達到預期的最佳速率
甚至掉到快剩下一半

怎麼解呢? 無解
2104 已經六年沒出新韌體了
telnet 進去也找不到介面參數可調
唯一可做的事情叫做降速
VDSL 降成 12M 可以打 1 休 7
14M 則是打 1 休 6
16M 打 1 休 5
可惜沒供裝 14/16 M
只有 12M 可選

xDSL 實體層綁速度的效果很平滑
但其他層的綁速度就不是這麼回事
通常都以秒為單位
例如 fast ethernet 綁 10M
會連續送出 0.1 秒之後, 休息 0.9 秒
也就是連續送出 820+ 個封包後
再休息相當於 7430+ 個封包的時間
時間比例同樣是打 1 休 9
但 Jitter 卻爆衝

所以花店要嘛訂做 gigabit 介面的小烏龜拿來供裝高速率
或者猛一點來綁約搭售 Vigor 2850 這種怪機絲 (分享器內建 Profile 30a 的數據機)
不然就得做足測試功課
找出 打 X 休 Y 最佳化的供裝速率
並且要調校好小烏龜的傳輸介面

要不然競爭對手就會不斷栽贓
暗指花店會
這話其實也是講對了一半
vcbxnzm wrote:
連帶啟動 TCP 的 flow control
因此沒辦法達到預期的最佳速率
甚至掉到快剩下一半


其實大設備跟小設備是同樣的原理
不要看不起 2104 / 2910 這種小玩具
指令摸熟了道理領悟了之後
會發現其實電信機房裡面放的是同樣的東西

機房裡面的大傢伙
比較虛的設備就跟 2104 / 2910 沒兩樣
明明用測試儀器可以打到某個 % 數不掉包
可是實際接起來的時候卻超虛弱
FTP 傳檔, 速度就是起不來
原因就在這地方
因為這些肉腳設備禁不起爆 jitter 的摧殘
而且比較兩光的測試儀器也無法模擬 TCP 的流量控制
沒辦法事先照妖

也因此有些骨幹設備強調 forwarding engine 爆猛
或者接取設備強調 ASIC 硬體加速
這些怪獸其實 CPU 通常都不快
有好些個討論串在講說 2910 的 CPU 等級差
話只有講對一半
因為便宜的設備才會想用高速 CPU 搭配軟體蠻幹
高速設備通常都用硬體加速卡搞 wire speed

但也不要以為 wire speed 就是王道
介面的參數給不好, 照樣跑不快
就算參數給對了
只要網路出現瓶頸節點, 還是可能會讓整個骨幹慢下來
家用的小設備其實也有介面參數
只不過通常韌體都寫死了, 不給調
一遇到極端狀況就可能會出包
像光世代 50M 或者 Vigor 2104 就有這樣的跡象
就連 TCP window size 也可以視為 Layer 4 的介面參數
給到 1 MBytes? 真的很沒水準耶

反正換成 gigabit ethernet 介面
問題就解決了
幹嘛那麼累測半天啦
vcbxnzm wrote:
就真的是單打雙不打

秉持著 m01 鄉民魂有圖有真相的優良傳統精神
還是得跟同行借個 sniffer 這玩意兒來賣弄一下

一般的 PC 執行 sniffer 軟體
時間上會有精準度的問題
看到的時間數字僅供參考
不要太當真

很可惜小弟現在已經沒廠商可拗
手邊並沒有 VDSL 封裝的技術資料
只好上網碰運氣
向股溝大神問卜之後
得到這支籤
第三頁說 VDSL 的封裝格式如下

假設這個圖就是花店光世代用的封裝方式
看起來 overhead 相當輕, 只有 7 個 Byte
雖然小弟直覺這數字有點怪怪的, 先不管他

房東的 VDSL 速率是 54.4 Mbps

從 ftp.adsl.hinet.net 抓檔
MTU 是 1452 Bytes
加上 Ethernet 跟 PPPoE 的封裝之後是 1474 Bytes (sniffer 看到的封包長度)
再加上 VDSL 封裝的 7 Bytes
傳一個封包需要的時間是
(1481 x 8) / 54400000 = 217.794 us
也就是連續兩個封包之間
應該有的 Delta Time

來看看 sniffer 聽到了什麼
這張圖是電腦直連 VDSL 數據機, 用電腦撥 PPPoE 上網 FTP 抓檔

其實我不完全相信 sniffer 的數字
哪有人傳 1474 Bytes 封包只花 5 us 的啦
那是 2 Gbps 的等級耶

不過另一方面
經過 VDSL 實體層的限速之後
封包理應每毫秒出現 4~5 個
可是 0.185 ~ 0.187 秒卻爆 Jitter
這代表數據機送資料出來時很不穩
因為平常用網路線對接兩部電腦
Fast Ethernet 模式都可以跑 FTP 衝到接近 wire speed
不大可能是 PC 接不住封包

為了證明這點
趕快從倉庫裡面搬出怪兵器

這是 UDP 的 traffic generator
因為只是測試版
功能有點陽春
前面說到每個封包之間的時間差是 217.794 us
很抱歉, 這個軟體最精細只能把時間切到 ms
所以用偷吃步
一個 ms 連發四個封包, 打四休四
拿來模擬 50 Mbps 的狀況.
結果如下


Delta Time 欄位裡面, us 的百位數固定都是 7020 7020 7020 .......
表示雖然 sniffer 的時間不大準
但可以確定的是
發送端 PC 送出的封包 Delta Time 很穩
不像數據機送來的封包那樣亂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花店太不用功了
明明就是 Zyxel P-870H 的硬體 (韌體) 不佳
Fast Ethernet 傳 50 M
單打雙不打的情況下會掉包
結果沒把問題測出來就推產品
學弟妹實在是
中華電信應全面更換 50M 客戶的舊型數據機才對

至於怎麼換?
先看現有數據機當中
有沒有 50M 不掉包的款式
有的話就全部換這款給 50M 客戶
要是通通都會掉
就壓榨廠商出新版韌體解決掉包問題
再搞不出來
只好開個新標案限定規格
除了 Ethernet 介面改用 GBE 之外
在 Fast Ethernet 模式下也不得掉包
機子到手趕快換給客戶

另外為了督促花店趕緊解決問題
50 M 電路的租金也要打折優待
並回溯租用 50M 以來已收取的租金
直到小烏龜掉封包問題解決為止

vcbxnzm wrote:
秉持著 m01 鄉民...(恕刪)


請問我可以加1000分嗎?

好文!

這一塊一般人應該都沒概念吧?

不知道這些事不是只有中華電信研究所裡的那些人才知道????
thomasho wrote:
這一塊一般人應該都沒概念吧?


不用加分啦
看能不能幫忙烙人來幫忙抓圖
逮到數據機在 50M 掉包的話
可以拗已繳租金打折

不過小弟也不曾在花店研究所工作
而是以前在黑內七樓狂測

倒是真有同班同學去了楊梅當米蟲
此測試還是很難證明jitter真的發生在小烏龜身上,畢竟packet從ftp server到PC端也是經過不少節點,每個點都有發生jitter的可能

即使使用他牌小烏龜測得的jitter較少, 那也可能是他牌小烏龜的jitter buffer較大, 用一些latency換取平順的輸出而已

除非能同時sniff VDSL line上的traffic, 否則這些測試都有其盲點, 難讓中華電信心服口服
1tac wrote:
此測試還是很難證明jitter真的發生在小烏龜身上,畢竟packet從ftp server到PC端也是經過不少節點,每個點都有發生jitter的可能


如果 50M 沒灌滿
這樣的說法確實成立
但小弟可能沒明講
第一張 sniffer 抓的資料
是用四個 FTP session 把 50M 灌到幾乎全滿
只剩下一些不大礙事的坑坑洞洞
對照組就有秀出 dashboard
Fast Ethernet 頻寬用了 47~48 %

當 50M 灌滿的時候
VDSL 電路送出來的資料就不大會有 Jitter
這就好像排水管的水流也許通常都是斷斷續續
但把洗手檯的水先放滿再拔掉排水口塞子
出來的水流保證不會有 Jitter

1tac wrote:
即使使用他牌小烏龜測得的jitter較少, 那也可能是他牌小烏龜的jitter buffer較大, 用一些latency換取平順的輸出而已

其實這就夠了
也許 RTT 會多一兩個 ms
只要不掉包, 就比升速前的 12M 還讚
反正我又不打 Game

重點不在小烏龜有 Jitter
而是延遲亂飄太嚴重
到達掉封包的境界
這代表數據機的處理速度不夠
或者是 buffer 不足
這部份只要 VDSL 設成 80M / 100M 來驗證
加上用 40M / 32M 的速率做反證
馬上就現出原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