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電腦太多台,路由器無法推動?

你覺得不會有差 就這麼用啊.
去搞一台7505的軟路由吧!
效能強,又穩定。
不夠用再來換就好了,電腦多使用率也不一定高,其實有很多還是空置的,
不同等級的機器會有不同等級的背板能力,
我覺得公共使用更重要的反而是他的防駭跟QoS功能,
以前做學校生意,
就有遇過有人把頻寬吃光光,也遇過有人從區網用網路剪刀手進行ARP攻擊,
這些功能在比較進階的機器就會有比較好的防護功能,
那如果防不住,就算背板能力再高也是不會通啊
網管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的,每一台路由器、網路交換器要切路由、vlan 都有他的意義存在,如果一家大公司像你想的這麼幹,網路是不會通的,網管課程好好去上課吧!
乙太網路使用廣播方式通訊,設備越多,效能越差
如同菜市場一樣,大家都拿大聲公講話,講話的人越多就越吵,越沒有溝通效率

路由器需要從廣播通訊中找出要給自己的封包,然後判斷要往下丟到哪一個點,並追蹤對方回覆
設備越多,需要同時追蹤的封包數越多,封包都要依序排隊
如果對方(next hop)回應慢或無回應,追蹤的封包就會停在路由器緩衝區等待直到逾時才會丟棄
如果緩衝區一直滿載,通訊效率自然差,甚至有當機風險

TCP/UDP通訊時,會同時數個線程,每一個線程有無數個封包...路由器很忙的!

通常路由器能處理的頻寬受成本限制,支援1G網孔的路由器,其NAT能力最高就是1G,實際使用要打個3/4折很合理,如果有5個網埠,同時跑起來就5G...路由器背板頻寬不夠用阿
1G那個叫背板頻寬,一般晶片對同網域內直接轉發封包有專門的硬體加速電路
不會占用路由器CPU資源
所以即使低階的路由器或交換器都能跑滿速沒問題

但如果路由器是裝在內外網互通的關卡,就必須使用路由器的NAT功能
這個部分會耗用路由器主CPU的運算資源,這部分的差異就很大了
即使背板頻寬有1G,但要內外網NAT轉換時如果路由器CPU算力不夠,就會開始延遲
因此瓶頸就是CPU等級,這部分一般家用路由器不會標示
DHCP不是卡網速的原因
過多的NAT連線數導致CPU處理不及才是主因
看你有什麼服務要對外的,如果沒有服務,ISP的速度有穩定的100M,單純的瀏覽網頁
1000元左右的可以派送DHCP機器,50台設備一定穩穩地沒有問題,交換器就隨便了
如果有掛服務,當然要買好一點的設備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