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
使用 IP 分享器(NAT),通常是因為:真實 IP 數量不足,而要上網的電腦很多,不得已才使用 NAT (封包偽裝)的方式上網。
既然 IP 數量很多,那麼堅持仍要使用 IP 分享器(NAT)的意義在哪裡?就比較奇怪了。
固 8 IP,通常是有架網站的需求。網路線直接插伺服器主機就好了,不必透過 IP 分享器,或者路由器。
就是說:
小烏龜數據機 <----(網路線)---> 伺服器主機
或者:
數據機 <--(線)--> 多孔交換器 <---(線)--> 伺服器主機
中間完全不需要透過路由器。
就算透過路由器,也沒任何意義,白白拖慢響應速度而已(多一個路由節點,ping 會增高)。
防火牆的話,可以是軟體的(OS 自帶,或額外安裝),也可以是硬體的,但都和路由器 router 無關。
***************************************
至於如果是非架站用途,只是想要 IP 可以切換。
比如有些免空會偵測 IP,沒付錢,同一 IP 同一天只能下載一個檔案。破解需要換 IP。
或者一些社交網站、論壇,有多個馬甲身份,不希望被偵測同一 IP,想切換 IP。
那網路線直接插 Clinet端 電腦,不要用 dhcp 自動取得,改用手動指定 ip 的方式就好了。想換 ip 的時候,手動改一下,或建個多個連線捷徑,點擊切換。
如一定要透過 路由器 實現這個功能,然後又要便宜經濟的,那就用幾千元的 PC 當路由器,不過腳本方面可能要自己寫。
或者找支援多 WAN 的軟體路由器 OS,一樣也是用 PC 架設軟路由。雖用不到 多WAN 的平衡負載,但 多WAN 本身就會自動跳線(即切換 IP的效果)。不過那種跳線是隨機的,並非循序跳線,不易控制。
要容易控制的,仍是得安裝標準 OS,比如 Linxu 之類,用 iptables + shell script 腳本去控制循序切換,有一定難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