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買整桶的線吧,去電子材料店買,有50米與100米桶裝,自己壓線就好,網路有教學文,超簡單.電力傳輸比較簡單,也沒到不堪使用,就是速率會有稍微銳減的狀態,還算穩定,除非你很在意該有的速率只不過有點貴就是了,便宜的又沒好貨,小弟是選擇整桶回家DIY,自己拉線製作很有樂趣
渴望單純的感情 wrote:再另外請教:20-22"吋電腦螢幕該如何選擇比較好?...(恕刪) 現在 22"~24" 的都很便宜,約 3~4千元面板:買 IPS 系列輸入端子:有 HDMI 的佳,或至少也要 DVI 的解析度:1920x1080 以上的。背光:LED 背光的,外型愈薄的,愈省電。面板優劣比較:IPS (含 PLS、HFFS)> VA > TNIPS 系列包含:IPS、AH-IPS、PLS、HFFS 都屬於 IPS 系列色域廣、色澤比較好,可視角度較大。TN 面板的不要買,超級爛,色域狹窄,且可視角度非常小。可視角度就是說:液晶螢幕有時從上下左右斜角的看,整個顏色會偏掉。那就是可視角度太小。IPS 的可視角度在 170度以上。TN 的約 90~120 度左右,總之很糟糕。色域指:螢幕可以顯示的顏色範圍。比如 RGB 100%、95%...之類的。通常有標稱"廣色域"的,色澤會比較好。具體比如有些爛螢幕,白色和乳白色根本分不清楚,或者稍微灰的和白的也沒差別,那就是色域太差。不單是白色,所有顏色如果色階只差一點,都分不清楚。VA 面板,色澤比 IPS 的差,有些偏黃。以前是因為 IPS 面板很貴,才會選較便宜的 VA 面板。但現在 IPS 都很便宜了,沒理由要去買較差的 VA,而且根本也沒比較便宜。以上「面板」的部分,講的是常識。但實際上要以親眼看到為準。同樣是 IPS 面板,也有品質的差別,晶片電路什麼的也都有影響。建議螢幕要走一趟賣場,親眼去挑。螢幕和喇叭都是一樣,要去賣場親眼看、親耳聽。除非說該型號網路一致好評,用過的都稱讚,那才考慮直接網購。輸入端子的話:桌機電腦通常會有 HDMI 和 DVI 兩種輸出選擇。但考慮到以後可以接:電視遊樂器、Android 電視盒/電視棒、MOD...之類的多媒體裝置有HDMI 的會比較好。未來擴充性比較大。有 HDMI 還要注意有沒有:音效輸出孔。因為大部分螢幕都沒有喇叭,HDMI 輸入後,要由螢幕的聲音輸出孔,輸出聲音。但如果那台螢幕打定就只有桌機電腦會用而已,那選只有 DVI 的,比較便宜的也行。註:1) 目前來講,有 HDMI 輸入的會比較貴。2) HDMI 可以轉 DVI ,就算螢幕只能接 DVI,其實也可以由 HDMI 輸入,用 轉接線 或 轉接頭 就行了。不過聲音不能從 DVI 出來。輸入只有 D-SUB 的不要買。HDMI、DVI (白色)= 數位,支援 1080P 高清D-SUB(藍色)= 類比,不支援高清此外還有一個選項是:是否要可旋轉 90 度的?螢幕可旋轉 90度,看網頁、寫程式之類的,會比較好用。看網頁不是都要滾輪一直滾,因為網頁的設計都是一長條的。然後寬螢幕下,兩旁都空白的。如果把螢幕打直向90度的,一個畫面可以看兩倍的長度,就不必滾輪一直滾。不一定是要原廠腳座本身就可以旋轉(那種的比較貴),如果螢幕有支援 VESA 背掛孔,可以買第三方的、便宜的旋轉腳座來替換。不過有 VESA 背掛孔的螢幕,厚度會比較厚,外觀也比較難看。
草玩了莓 wrote:去買整桶的線吧,去電...(恕刪) 我也想過自己做線路,但是怕會壓得不好不能上網,所以可能還是會買線路來用吧!fedora wrote:現在 22"~24"...(恕刪) 謝謝您的仔細解說,我會再找時間去研究看看的!謝謝大家好心解說指導!祝福大家一切順心愉快!感恩!
渴望單純的感情 wrote:最近想要添購一個新的...(恕刪) 若妳家客廳的3C產品以後不想上網...一個方式, 那就是把數據機+無線AP 移到書房, 但是要看妳的數據機是哪一類型的, ADSL 的話, 若臥室也有佈線過去, 應該只要移機過去就可以了, Cable 就要請第四台業者重拉線並測試(通常不用錢, 但室內的網路線要自己處理線)...這種方式, 將來客廳的3C產品想要上網, 那就要重新考慮數據機的位置和網路線重新規劃...基本上, 一般家庭中要不是 客廳<-->臥房 有電話線孔互通, 要不然就是有弱電箱統一管理... 一次考慮好整體的網路佈線, 通常可以用十年以上... 花點小錢請水電行幫你看看吧
Rone_Chen wrote:若妳家客廳的3C產品...(恕刪) 之前有請第四台業者來幫我重拉數據機的線路,因為我想把數據機拉到客廳房間中間位置,但是因為他們要另外再收費一次,所以我只好繼續把它放在原來位置就是電視機的旁邊,現在都是用手機或是平板用wifi上網比較多,未來添購了電腦螢幕之後,會再拉新的網路線到房間使用上網,謝謝你的指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