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龜 -- 分享器(Megabit LAN) -- Gigabit switch -- 電腦們
在這樣的架構下 區網(電腦們之間)是有1G的頻寬的
是不是真跑得到 還要看狀況
例如好幾台電腦跟NAS要大檔 這幾台電腦看到的速度就離1G很遠
就算只是一台電腦跟NAS要 也是受NAS的SAMBA效能所限制
電腦對電腦傳輸就比較接近1G了
sjn6362 wrote:
依照網路的溝通方式,是哪一層負責溝通,才能決定。
這句話說的沒錯 但是後面的說明就錯了
不管你的電腦是手動設定的Private IP 還是從分享器DHCP server自動取得的IP
家中的環境也只到OSI第二層而已
第三層涉入的程度很淺
無線分享器/路由器/基地台 這東西的名字很多
跟OSI第三層有關的是路由器 而偏偏無線分享器/路由器/基地台這東西又不是真的路由器
在第二層中 節點間溝通是辨識MAC訊框中所記錄的destination MAC
在買Switch時 它規格會寫 4K MAC 表示這台可以記錄4000筆MAC資訊
當封包進到switch後 根據MAC table把封包forward到對應的PORT送出switch到達目地的
封包不會再往上跑到分享器 除非目標的MAC是接在分享器上的LAN
對於Internet上的主機要怎麼處理?
以自動取得來說 在取得IP後 電腦會收到上Internet的路徑資訊
在命令提示字元下輸入route print
可以看到IPv4 Route Table 表中的第一條
Network destination(0.0.0.0)
Netmask(0.0.0.0)
Gateway(192.168.1.1)
Interface(192.168.1.100)
Metric(20)
這條是預設路徑 找不到傳送路徑的封包都會照這條丟到分享器上
如果中間沒有隔一台switch 是直接接到分享器上
也不是靠IP在跑資料的 它的LAN也是個switch
也是靠MAC table來決定資料要往哪送
名詞定義
Router = 路由器
Gateway = 閘道器
兩個名字很容易搞混他們在網路中的定位
Router是位於區網內 主要的工作是讓不同的兩個網段溝通
上面的Route Table的例子延續下來
如果目標IP是另外一個網段的 那Gateway欄位出現的是本網段的路由器的IP
有點像是聯絡官/發言人 再跟另一個網段的路由器溝通
不同網段不能互通 除了是netmask的關係外 也是因為沒有路由器跟Route Table
所以送不到另外一個網段 就像一封沒有寫收件人的信
至於Gateway 它是一個網路(區網)的大門 所有網路內的節點要上Internet
最後經過的一個設備就是閘道器
-------------------------------------------------------
說明上不夠專業還請見諒
因為我不是相關科系 只是喀了很多資料的理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