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請教]網路佈置建議 如圖式

抱歉說話比較直,在我的想法中,會談設備的都是次級的

SI是賣"知識"的產業,不是賣"硬體"的

說什麼:某某設備,一台幾萬、幾十萬,除非那就是你們家公司生產的,不然還不一樣是先和別人買,在賣給客戶。

大牌的設備,價格本身就是暴利
客戶負擔的是:設備原廠購入費 +(轉手差價+賣知識)
但是 SI 公司實際賺到的部份,只有:(轉手差價+賣知識)

表面上客戶好像被痛宰,付了很多錢,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錢都是花在設備原廠價上,而 SI 只是為人做嫁妝,賺取零頭...

*****************************************************

那麼要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關鍵就在於:為何客戶會感覺被宰?SI卻也沒賺到比較多錢?
原因前面已經分析過了,就是出在品牌設備

那種報價,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都擺明是在宰人了,傻了才會被宰
價格擺在那裡,很硬,小公司預算付不起,任憑廣告講在多也是沒用


假如熟悉 Linux 和 FreeBSD,用免費的自由軟體 + 廉價的 PC 硬體,以幾千元的硬體成本,就可以兜出性能不比幾十萬元現成機器差的路由器。

我說的不是"軟路由",軟路由已經是無腦安裝,沒有技術含量的,國中生都會裝。而是直接用 Linux 或 FreeBSD 去實做。

很多嵌入式核心的路由器,其核心事實上就是 Linux 或 BSD 下去精簡改的。那麼完整版的 Linux 和 BSD 豈有不能當路由器的道理,完整版不只是能做到,反而還更強。

NAT轉換、防火牆那就不用說了,unix-like 系統的看家本領,其它像 QoS頻寬管制、多 WAN、L7過濾、OpenVPN、Transpart Porxy、Transpart DNS....一大堆都是可以實做的。

甚至說用 Linux 主機當路由器,還能兼個 WEB 主機、資料庫主機、NAS 檔案分享,MAIL主機+web mail ....反正要啥有啥,軟體通通免費,一次塞到爆,附加功能大放送。

這種包山包海,功能一大堆的路由器(主機),去哪找啊?幾十萬元恐怕都買不到。而 DIY 硬體成本僅須數千或1萬元初頭。


SI 是賣知識的!把硬體的錢省下來了,才能賺取更多知識費。

假設客戶願意付的金額上限是:5萬元
買一台破爛設備3萬元,不錯,還有2萬可以賺
但如果用 Linux 或 BSD 去弄出來,硬體花 1萬,則賺到4萬
而且反而後者硬體強,功能多,口碑好,客戶滿意度大

界面的話,可以用現成的軟體,或者自己寫獨家的網頁操作界面
甚至也可以乾脆只有終端機和腳本操作
如果只提供終端機,因為客戶不會操作,是不是又賺維護費

*********************************************

換個立場角度來說,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比如員工被拉去搞公司資訊
學自由軟體,學網路原理
以後也可以開創第二副業,或者以後跳槽可以加入履歷多一項技能
再退一步講,不然自己家裡都能用

學品牌設備的操作方法?有什麼意義
設備是無底洞錢坑,只能不停升級,不停買,永遠都是在買
你學會了,你會應用了,你先去買一台來,不然沒得用...

基於硬體的應用,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有那台硬體
如果沒那台硬體設備,一切就免談了
換言之套用一次在某個環境,就得花大錢買一次設備

這樣子的形式,除非專門吃這行飯,不然學了當然沒意義,因為又不能拿來當副業,也不能當技能,甚至連自己家裡要用都沒得用(因為你沒有那台設備,也不可能花那個錢去買)。

但自由軟體是不同的,軟體是免費的,硬體就是市面上主流廉價PC,到處有得買又便宜。這種的學會之後,是有可能靠它賺點外快,或者跳槽別家公司有這項技能有加分,在不然自己家裡都能用。

***************************************************

上面講的都是:直接用 Linux 或 FreeBSD 下去實做。

再來講講:軟路由

貌似有些網友看不起軟路由,認為這東西上不了檯面,頂多就是家用玩具。

其實不是這樣的,軟路由有免費的,也有要錢的
要錢的那種,有些實際上就是專業硬體路由器/防火牆廠商在賣的

這是對岸軟路由論壇,有興趣可看看:
http://bbs.routerclub.com/forum.php

對岸很多網咖(他們叫網吧),幾乎都用軟路由,牌子不一定,各式都有用,但肯定是軟路由,而不是硬體路由。經濟實惠,效能又符合需求。

有些大型的網咖,店面好幾層樓的,電腦上百台。玩家一包台,就是不停的操網路。這種用網路的環境,會輸中小企業辦公室嗎?

而且玩線上遊戲特別注重網路反應速度,要是 ping 太高,LAG 了,和人 PK 對戰打輸了,那這家網咖下次也就沒人光顧了。

事實上,網咖對網路品質的嚴格要求,更勝於公司行號。

要知道一台網路設備好不好用,去問開網咖的就曉得了,24H不停的操,而且極度注重網路品質(因為品質若不好,就沒客戶要上門了)。那麼能在這種極端環境下存活的機器,肯定是經過千錘百鍊驗證,最堪用的。
各位的意見都非常有見地。
這個討論串,著實不少經驗值得汲取。
fedora桑你又講到重點了 (每個都是重點XD)

用免費的的確省錢
但是我們沒辦法跟客戶保證說 這間出這套免費軟體的公司
會不會被併購 或者是突然哪一天宣布要收費了

那SI要怎麼處理才會比較好?

1.跟客戶說 這軟體突然要收費了 你們要再花錢買 我們才繼續幫你做


2.或者是沒關係我們用另外一套幫妳們重做


3.還是假裝不知道就不要繼續更新反正網路正常就好

正常有良心一點的SI 會選1跟2去跟客戶溝通

黑心一點的公司就會選3

選第一個就回到預算問題了
公司要不要花錢在買軟體

選二呢 有的公司很好 願意讓你重做
那你要用什麼時候去停機 去做?

客戶願意等嗎?
約客戶假日來做?
假日有客戶誰要來幫你開門?
陪你一起做

當然你也是可以在請客戶弄一台機器讓你安裝好在把線上的機器換下來
安裝新的安裝好的機器上去
但是說真的我沒有沒辦法確定上線了一定就沒有任何問題的

那就賭看看囉

amurow wrote:
用免費的的確省錢
但是我們沒辦法跟客戶保證說 這間出這套免費軟體的公司
會不會被併購 或者是突然哪一天宣布要收費了

那SI要怎麼處理才會比較好?
1.跟客戶說 這軟體突然要收費了 你們要再花錢買 我們才繼續幫你做
2.或者是沒關係我們用另外一套幫妳們重做
3.還是假裝不知道就不要繼續更新反正網路正常就好

正常有良心一點的SI 會選1跟2去跟客戶溝通
黑心一點的公司就會選3

小弟的公司伺服器用GPL作業系統/軟體算算也快十年了,還真的沒碰上您說的這狀況(要收費)。
頂多就是RHEL變成CentOS,但還是不用錢哩!且CentOS也都持續有在發佈新版本。

關於"更新"問題,一般用的好好的硬體設備也不太有人三不五時就去更新韌體吧!?
(軟體路由器雖是軟體,但其實就相當於硬體路由器中的韌體)

至於要付費的軟體,以微軟來舉例: 難道因為當初有花錢購買Windows XP,微軟就承諾永遠都會支援XP的更新?
所以這個情況下,"有良心"的SI就會很高興的跟客戶說:微軟不支援XP了,所以您們要換Win 7,又因為您們的電腦太舊了跑不動Win 7,所以您們也該換電腦了...
fedora wrote:
抱歉說話比較直,在我的想法中,會談設備的都是次級的

SI是賣"知識"的產業,不是賣"硬體"的

說什麼:某某設備,一台幾萬、幾十萬,除非那就是你們家公司生產的,不然還不一樣是先和別人買,在賣給客戶。

大牌的設備,價格本身就是暴利
客戶負擔的是:設備原廠購入費 +(轉手差價+賣知識)
但是 SI 公司實際賺到的部份,只有:(轉手差價+賣知識)

表面上客戶好像被痛宰,付了很多錢,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錢都是花在設備原廠價上,而 SI 只是為人做嫁妝,賺取零頭...

*****************************************************

那麼要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關鍵就在於:為何客戶會感覺被宰?SI卻也沒賺到比較多錢?
原因前面已經分析過了,就是出在品牌設備

那種報價,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都擺明是在宰人了,傻了才會被宰
價格擺在那裡,很硬,小公司預算付不起,任憑廣告講在多也是沒用


假如熟悉 Linux 和 FreeBSD,用免費的自由軟體 + 廉價的 PC 硬體,以幾千元的硬體成本,就可以兜出性能不比幾十萬元現成機器差的路由器。

我說的不是"軟路由",軟路由已經是無腦安裝,沒有技術含量的,國中生都會裝。而是直接用 Linux 或 FreeBSD 去實做。

很多嵌入式核心的路由器,其核心事實上就是 Linux 或 BSD 下去精簡改的。那麼完整版的 Linux 和 BSD 豈有不能當路由器的道理,完整版不只是能做到,反而還更強。

NAT轉換、防火牆那就不用說了,unix-like 系統的看家本領,其它像 QoS頻寬管制、多 WAN、L7過濾、OpenVPN、Transpart Porxy、Transpart DNS....一大堆都是可以實做的。

甚至說用 Linux 主機當路由器,還能兼個 WEB 主機、資料庫主機、NAS 檔案分享,MAIL主機+web mail ....反正要啥有啥,軟體通通免費,一次塞到爆,附加功能大放送。

這種包山包海,功能一大堆的路由器(主機),去哪找啊?幾十萬元恐怕都買不到。而 DIY 硬體成本僅須數千或1萬元初頭。


SI 是賣知識的!把硬體的錢省下來了,才能賺取更多知識費。

假設客戶願意付的金額上限是:5萬元
買一台破爛設備3萬元,不錯,還有2萬可以賺
但如果用 Linux 或 BSD 去弄出來,硬體花 1萬,則賺到4萬
而且反而後者硬體強,功能多,口碑好,客戶滿意度大

界面的話,可以用現成的軟體,或者自己寫獨家的網頁操作界面
甚至也可以乾脆只有終端機和腳本操作
如果只提供終端機,因為客戶不會操作,是不是又賺維護費

*********************************************

換個立場角度來說,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比如員工被拉去搞公司資訊
學自由軟體,學網路原理
以後也可以開創第二副業,或者以後跳槽可以加入履歷多一項技能
再退一步講,不然自己家裡都能用

學品牌設備的操作方法?有什麼意義
設備是無底洞錢坑,只能不停升級,不停買,永遠都是在買
你學會了,你會應用了,你先去買一台來,不然沒得用...

基於硬體的應用,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有那台硬體
如果沒那台硬體設備,一切就免談了
換言之套用一次在某個環境,就得花大錢買一次設備

這樣子的形式,除非專門吃這行飯,不然學了當然沒意義,因為又不能拿來當副業,也不能當技能,甚至連自己家裡要用都沒得用(因為你沒有那台設備,也不可能花那個錢去買)。

但自由軟體是不同的,軟體是免費的,硬體就是市面上主流廉價PC,到處有得買又便宜。這種的學會之後,是有可能靠它賺點外快,或者跳槽別家公司有這項技能有加分,在不然自己家裡都能用。

***************************************************

上面講的都是:直接用 Linux 或 FreeBSD 下去實做。

再來講講:軟路由

貌似有些網友看不起軟路由,認為這東西上不了檯面,頂多就是家用玩具。

其實不是這樣的,軟路由有免費的,也有要錢的
要錢的那種,有些實際上就是專業硬體路由器/防火牆廠商在賣的

這是對岸軟路由論壇,有興趣可看看:
http://bbs.routerclub.com/forum.php

對岸很多網咖(他們叫網吧),幾乎都用軟路由,牌子不一定,各式都有用,但肯定是軟路由,而不是硬體路由。經濟實惠,效能又符合需求。

有些大型的網咖,店面好幾層樓的,電腦上百台。玩家一包台,就是不停的操網路。這種用網路的環境,會輸中小企業辦公室嗎?

而且玩線上遊戲特別注重網路反應速度,要是 ping 太高,LAG 了,和人 PK 對戰打輸了,那這家網咖下次也就沒人光顧了。

事實上,網咖對網路品質的嚴格要求,更勝於公司行號。

要知道一台網路設備好不好用,去問開網咖的就曉得了,24H不停的操,而且極度注重網路品質(因為品質若不好,就沒客戶要上門了)。那麼能在這種極端環境下存活的機器,肯定是經過千錘百鍊驗證,最堪用的。
...(恕刪)


你是認真的嗎? 我無言了...

蝦米爸爸 wrote:
小弟的公司伺服器用G...(恕刪)


蝦米爸爸您的OS真的事都沒有花錢
但是由免費軟體轉至需要收費的案例還是有的
而且我有遇到過這樣的案例

IP分享器 防火牆 UTM這些設備或者是防火牆軟體
更新是有必要的

因為如果發現有漏洞 原廠會發布更新修改的韌體
但是有沒有要更新的話還是要看客戶想不想更新

我現在自己家用的防火牆是 被 JUNIPERI併購的 NETSCREEN 50
這台防火牆年齡已經快十年了
平均三個月Screen OS會更新一次
上次發布更新韌體的時間是 2012.03.14
上個禮拜三

amurow wrote:
但是由免費軟體轉至需要收費的案例還是有的
而且我有遇到過這樣的案例

IP分享器 防火牆 UTM這些設備或者是防火牆軟體
更新是有必要的

amurow兄可不可以麻煩您分享一下經驗,是哪個免費軟體(最好是GPL開放原始碼軟體)變成收費軟體?小弟知道Apple Store/Android Market有不少軟體是這樣先免費後收費,但它們都不是GPL開放原始碼軟體。由於GPL軟體連原始程式碼都開放了,所以要變成被人掐住脖子一定得付錢才能繼續用的可能性非常低...

至於賣錢的軟體,難道就不會發生軟體公司停止支援的狀況?賣錢的硬體,難道不會發生硬體公司停止韌體更新的狀況?這狀況甚至還比GPL軟體變成收費軟體的可能性大上許多吧!

以下兩款防火牆軟體,小弟剛剛查了一下:
BrazilFW   3.0.256   2012-02-12
IPCop    2.0.4    2012-02-16
雖然是免費的,但也都持續有在更新...

註:免費軟體的授權方式有很多,為了避免混為一談,所以小弟乾脆直接講明是GPL軟體。因為市場上的確有些軟體廠商為了要"測試"軟體,所以會先弄個beta版,美其名曰免費軟體,等大家幫它除錯的差不多了之後,廠商就改成收費軟體,但這種運作方式,廠商不會開放原始碼出來。
蝦米爸爸你好

小弟我有個疑問

就是GPL 開放原始碼的部分

在商業用途這部分授權的認定小弟我並不是很清楚

那假如是我們SI廠商安裝GPL的軟體幫客戶規劃環境


是否會涉及到侵權的部分呢?
自由軟體(Open Souce)是不可能由免費變成要收費的。因為原始碼都開放出去了,假設原先那一家不做了,會有其它人或社群拿過去繼續做。

以 BrazilFW 和 IPCOP 這兩套來說,都是基於 Linux 核心的自由軟體,採 GPL 授權,且提供原始碼。

舉例說個故事:

BrazilFW 的前身是 Coyote Linux,是美國一家硬體防火牆廠商開發出的磁片版防火牆。該廠商起初打的如意算盤是:免費提供下載 Coyote Linux,讓人體驗防火牆的強大,用的人若覺得不錯,就會去買他們家的硬體設備。

但是最後的結果的卻出乎該廠商意料之外,Coyote 可能是太好用了,反而造成硬體防火牆銷售量下降,於是該廠商就停止了 Coyote 這個專案,不再提供新版本。

然而因為 Coyote 當初使用 Linux 核心的緣故,有開放原始碼,巴西有一個社群組織願意接手繼續開發的工作。軟體名稱是有註冊商標的,不能一樣,因此改了名字叫做 BrazilFW。

隨著幾次的改版,BrazilFW 的功能已經大大超越 Coyote,多wan、cron排程、L7-filter等等都是後來社群版本才加進去的。且一張磁片也裝不下了,得用光碟ISO安裝。


****************************************************

可能有些網友對"自由軟體"這個概念比較不熟

我來說說為何 "自由軟體" 不可能由免費變成要收費的原理?

要談自由軟體,首先得了解什麼是 GPL 公眾授權

自由軟體有很多種授權條約,比如:GPL 授權、BSD授權、Apache授權...等等。通常自由軟體若沒特別說明,都是指 GPL 授權。

GPL 對於「開放原始碼」的要求很嚴格,只要抄了 GPL 授權的程式碼,哪怕只是一小段,都必須繼承 GPL 授權,新寫出來的程式也必須是開放原始碼。

任何軟體,包括自由軟體,其實都適用著作權法,作者擁有著作權,若有人違反 GPL 授權條約(就是抄襲了原始碼,不開放),軟體作者是可以和法院提起侵害著作權訴訟的。

以 GNU 的軟體來說,就是由 FSF 自由軟體基金會在維護其授權的利益,就是說如果有人抄襲 GUN 的原始碼不開放,就會被自由軟體基金會告。

這個就是 GPL 主要運作的方式,簡單的說 GPL 即是開放原始碼,而且不怕有人耍賴,那是真的有法律效力的。


拿到原始碼,可以編譯,就變成二進位執行檔(即俗稱的軟體)。

也就是說:不一定要和廠商下載已經編譯好的軟體
亦可以使用者自行下原始碼,自己編譯、優化


GPL 授權條約,其實並沒有規定軟體不能收錢,要賣錢也是被允許的。

合理的像光碟燒錄成本、運輸費用、提供下載的伺服器營運成本...等等,是可以收的。

但為何都沒有人收錢呢?
(大部分都是靠贊助在營運,軟體完全免費提供)

因為一旦收太貴,引發使用者不爽了,有人就會拿原始碼來編譯,LOGO 商標、軟體名稱改一下,推出一模一樣的軟體,內容和功能一模一樣,只不過名稱和商標圖不一樣,那原先那家廠商能怎樣?能咬他嗎?


這部份的過程,可能不容易理解

舉幾個實際例子:

1.
RHEL(RedHat 企業版),某個版本開始不提供二進位檔下載,並且把更新機制改成要收年費,要付錢才能 update 更新。

有一個社群叫做 CentOS,看不慣 RedHat 所作所為,把 RHEL 的原始碼(因為 GPL 有規定一定要開源碼,不然會被 FSF 自由軟體基金會告)拿來重新編譯,推出另一套 Linux Distro 發行版,叫做 CentOS,內容完全一樣,就只有名稱和 LOGO 商標圖不一樣。

那 RedHat 能怎樣?咬 CentOS 嗎?
硬要說的話,RedHat 還不是抄 Linus 核心來的
歡迎加入開源碼世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RedHat 和 CentOS 這種關係已經持續好幾年了,最後 RedHat 也當沒看到,默許了。

2.
SUN 昇陽被 Oracle 甲骨文併購後,原先是昇陽的 OpenOffice 也變成甲骨文的。

甲骨文由於一些企業原則,對 OpenOffice 的態度打算收回開放,這逼的原先 Ooo 的作者不爽,紛紛出走,到外面成立一家新公司,改做另一套 LibreOffice 要與 OpenOffice 打對台。

LibreOffice,講白就是 OpenOffice,一模一樣的東西,就是拿 Ooo 的原始碼來編譯,換個名稱和 LOGO 而已。

LibreOffice 一出,所有自由社群紛紛表示支持,將 Ooo 由官方套件庫移除,改 LibreOffice 為內建。

甲骨文當初是打著要靠 OpenOffice 撈錢的美夢,誰知半路殺出程咬金。

最後甲骨文見大勢不妙,為挽救企業形象,宣佈放棄 OpenOffice 的商標權,捐出來給社群,至少以後軟體上面若還能有個公司 LOGO 打打廣告也好。

不過 LibreOffice 那時已算是成為主流了,OpenOffice 要回復當初的地位也難了,後來就有人討論這兩個專案要不要合併,避免人員的浪費。

--------------------------------------------------------

以上簡單的講解,說明自由軟體(開源軟體)為何"不可能"由免費變成要錢的,參考看看。

本來自由軟體這種東西,打從開放原始碼第一天,就不可能單靠賣軟體來撈錢了。

你一旦賣軟體,就會有人編譯原始碼,免費推出另一套內容完全一樣的,只不過名稱和LOGO圖案改一改,且完全合法,就算再怎麼牙癢癢你都無法咬他。

這個在資訊歷史上,已經屢試不爽了,幾乎就是一種定律。

amurow wrote:
小弟我有個疑問
就是GPL 開放原始碼的部分
在商業用途這部分授權的認定小弟我並不是很清楚
那假如是我們SI廠商安裝GPL的軟體幫客戶規劃環境
是否會涉及到侵權的部分呢?

如果您對GPL開始有興趣瞭解的話,小弟推薦您看以下文章『關於GNU計畫』段落:
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所以就小弟所知,您們幫客戶安裝GPL軟體收取『服務費』是合法的,只要不竄改該GPL軟體的版權宣告(例如假裝是別的公司所撰寫的軟體),就不用擔心侵權問題。

話說小弟心目中的SI就應該是一個靠販售『服務』(know-how) 賺取利潤的行業,所以SI幫中小企業規劃個GPL的解決方案並收取服務費(設定費)可算是一個雙贏的作法。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