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直在思考到底要買Unifi的還是Synology的好
尤其是現在慢慢的AX逐漸當道....是不是應該選擇AX呢?
最後,我還是選擇了Synology的RT-2600ac
老實說,這台Router確實是優點大於缺點....也比D-Link DIR-880穩定(至少我用起來是這樣)
離題了.....回到我本來要分享的訊息。
一直以來小米Router我都是拿來當無線中繼,所以跟其他的TP-Link Router都是一樣採用有線中繼方式,作為WiFi的布點
在選擇了RT-2600ac後,當然免不了要裝Threat Prevention這強大的套件呀
(說到這套件....恩....真的就是不免要說一下RT-2600ac挑卡,USB會干擾,隨身碟會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死掉了...)
不過,就是在裝了Threat Prevention套件後,我就開始收到警告了....
當然也有誤報,如:最近小孩以Google Meet上課時也會收到...
但是,小米Router 每天還是會頻繁的與伺服器聯繫傳送封包
因此,我總會頻繁收到警告郵件⋯

從這圖上可以看到他都是固定傳回到一個位置,這個位置我查了就是在北京

⋯⋯⋯⋯感謝1tax大的分享⋯⋯⋯⋯
<article id="section82584743" class="section l-publishArea "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ord-break: break-word; letter-spacing: 1px;">根據小米的說明
4. 中繼後,小米路由器app還是可以管理路由器(之前已經綁定好),在app上面可以更改路由器的無線密碼,重啟復位等操作。
為了讓app能與NAT下面的小米路由器溝通, 路由器應該是透過STUN server偵測NAT型態, 之後根據NAT型態, app與路由器建立P2P連線或是透過中繼連線(如TURN)</article>
4. 中繼後,小米路由器app還是可以管理路由器(之前已經綁定好),在app上面可以更改路由器的無線密碼,重啟復位等操作。
為了讓app能與NAT下面的小米路由器溝通, 路由器應該是透過STUN server偵測NAT型態, 之後根據NAT型態, app與路由器建立P2P連線或是透過中繼連線(如TURN)</article>
<button id="scoreBtn82584743" class="btn btn-transparent btn-plusscore score-div scoreBtn82584743" style="font-family: system,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egoe UI", Roboto, Oxygen, Ubuntu, Cantarell, "Fira Sans", "Droid Sans", "Helvetica Neue",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caps: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1.42857143; color: inherit; cursor: pointer; display: inline;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white-space: nowrap; vertical-align: middle; touch-action: manipulation; -webkit-user-select: none; background-image: none;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border-top-left-radius: 0px; border-top-right-radius: 0px; border-bottom-right-radius: 0px; border-bottom-left-radius: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3, 253, 253);">
</button>
https://attach2.mobile01.com/images/icons/links/link-reply-gn.svg 留言
回覆


2021-07-31 12:27 發佈
woody1975 wrote:
我無意挑戰米粉,而也我也用了很多米家裝置
但是,我也不喜歡一直會偷傳資料的設備...
發此文的目的只是想分享提醒,
如果有跟我一樣認為以中繼模式就不會被偷傳資料的人,還是會傳喔
我覺得樓主想太多。
任何聯網設備,如果設備有遠端或基於雲端的服務,
為了讓使用者在外面透過外部網路遠端遙控或連線,
設備當然得跟自家公司的伺服器保持連線,
使用者才能連線使用,有點類似 DDNS 的意思。
做個舉例,有些設備可以透過 APP 在遠端查看設備的狀態,
甚至可以遠端遙控或調整,
為了達到這目的,設備自然得時時刻刻與製造商的伺服器保持連線,
使用者登入 APP 後就不用很麻煩的,得輸入 IP 或連接埠 等訊息,
就可以直接登入帳號後,透過製造商的伺服器來遠端遙控自家設備。
至於所謂的偷傳資料的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除非樓主你有確切的證據,譬如說已經將傳送出去的封包都拆開過來看,
確認裡面有包含不該有的資訊,不然怎麼叫做 " 偷傳輸資料 " ?
且大部分在使用這些服務的時候都會有相關的條款,
就跟我們安裝軟體或者服務的時候會先出現相關的條款跟說明,
使用者得同意才能繼續使用或安裝,只要不同意是無法使用的。
2樓回覆你的訊息有提到該位置應該是小米的 STUN 伺服器,
如果資訊無誤的話,我個人是覺得樓主真的不用這麼介意,
設備都是合法經過 NCC 認證的,且真的有資料外傳,
仇中反中的人何其多,早就被拿來大做文章了不是嗎 ?

除非是批寫火星殖民地上的統治者,那地球上的任何一國的法律才將無法越級打怪,畢竟火星是不屬於任何一國的管轄地區範圍之一。
蘋果狠遭打臉!全球5萬帳號遭飛馬挾持、iPhone成監控裝置,馬克宏、譚德塞都遭殃
風靡一時的 Clubhouse 爆出資安危機 38億組電話號碼流入暗網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