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妹說暑假她要回台中老家,可是由於她家是五層樓透天,分享器在二樓客廳的情況下,只要離開二樓到其他樓層,訊號就會變得很差,在四樓房間時,WIFI訊號就已經斷斷續續,問我如果買新的分享器有沒有辦法改善
只是我家一層樓三房兩廳的情況下,用一台分享器就已經差不多了,雖然距離超過兩個隔間,訊號就會開始薄弱,但還算勉強夠用,而現在學妹是五層樓透天,想必要選一台等級較高的機台,才有辦法滿足想要整棟樓都有WIFI的需求,於是我上網爬文看看透天要用什麼機型比較適合
而最後各家分享器在比較之後,決定使用的是支援Aimesh的分享器,好像是最近推出的一種新技術,讓分享器與分享器之間彼此做串連形成一個範圍更廣更大的網絡,而讓我最後下定決心用Aimesh的原因是因為,能讓兩台分享器形成的網域會是同一個SSID,也就代表在五層樓使用時,不管走到哪一層樓,就不用再切換到訊號比較強的熱點,Aimesh會自動無縫接軌,等於走到哪個角落,訊號都會是最佳的,對於目前我所需要幫學妹解決的問題來說,感覺是最適合的選擇,而學妹表示會再幫我跟岳父請款

上禮拜日趁學妹剛好人回台中,早上我就搭了高鐵直接南下,還不到中午就抵達了學妹家門口

學妹表示看著窗外等了我好一陣子了,特地補拍個示意圖留念一下

開始架設,首先先簡單描述學妹家的五層樓格局

一樓的部分是拿來當自家車庫使用

二樓的部分是客廳+廚房及陽台

三樓的這扇門後面是岳父岳母睡覺的地方,學妹說不方便外人進入

四樓是學妹房間,雖然跟平常想像的少女閨房不太一樣,但還是有股剛洗完澡出來的香氣



五樓的部分是頂樓,正中午有點像三溫暖烤爐,不到一分鐘就開始冒汗


接著回到二樓客廳,開始架設第一台路由器,我選購的是兩台RT-AC68U,更新完韌體之後,即可使用aimesh的功能,而外置的三根天線看起來滿有架式的

裝在桌機上方,可以直接接上小烏龜的網路線

而第二台的部分,聽學妹說三樓神秘的岳父岳母房也有電腦,只能請學妹幫我拿進去,插上電源線和網路線開機

都安置完成後,我用學妹IPHONE安裝Aimesh的APP在二樓客廳開始搜尋裝置,很快就搜尋到了

可以設定裝置的所在位置,方便清楚辨別兩台裝置

按下確定後,就會顯示成功建置Aimesh WIFI系統網域,接著按下一步同上步驟,再將三樓的分享器也加入到Aimesh中

以上都設定完成,就可以透過APP使用各項功能,介面滿簡潔易懂的

也可以查詢目前基地台的連線狀況及詳細資訊

接著來測試連線速率,首先是一樓車庫 下載 17.4Mb / 上傳3.97Mb

二樓來到陽台試試看 下載 18.9Mb / 上傳4.94Mb

三樓岳父岳母房門外 下載 18.7Mb / 上傳4.67Mb

四樓學妹房間的床邊 下載 19.3Mb / 上傳5.13Mb

同場加映,四樓學妹房間外的浴室 下載 19.1Mb / 上傳4.96Mb

頂樓的部分 下載 18.7Mb / 上傳3.97Mb

總結:這一趟的台中架設WIFI之旅算非常順利,不僅讓我成功進入學妹的住處,對於目前無線分享器設備的進步和支援,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覺得最令我訝異的部分莫過於分享器和分享器彼此的串聯,讓WIFI範圍大幅提升,我在二樓和三樓各裝一台的情況下,可以讓整棟房子從一樓到五樓都保持在4~5接近滿格的訊號,不會有以往WIFI死角的問題存在,AIMESH的APP介面也滿平易近人的,整體設定和使用起來都算相當滿意!
看著學妹連著我所架設的欸愛妹婿,心中的喜悅不是用言語就可以形容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