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第三方路由器(非小米的路由器),用了2天
網路上的教學,都片段或有錯誤的,我來說說完整的心得:(懶人包)
※ 圖是網上找的,不是我拍的
外觀:

包裝只有一個塑膠袋,塑膠袋背面有說明
那個說明只適合有小米路由器的人,對於用第三方路由器的人,完全沒有用。

做工非常不錯。正面有個 WIFI+ 字樣。

背面有個 MI 的商標,底下有: 信號燈、RESET(重置戳孔)

吃 USB 電的。那 USB 只用來通電,無任何數據功能,插電腦沒反應。

搭配行動電源,確定是可以用的,而且很省電。
我插小米10400毫安行動電源好幾個小時,都沒掉一格電。估計滿電用上幾天沒問題的。
註:配圖是網路上找的。

插電的話,要另外買 USB 變壓器(手機用的那種)
例如圖中那種 5V1A 豆腐方塊,30元左右
***************************
更新韌體(固件):
要搭配第三方路由器(非小米牌的路由器),必須更新 小米WIFI放大器 的韌體。
我這兩支,買來時,韌體是 0.25版的。
網路上有教學說 0.25版 就能用第三方路由器,那個是錯誤的資料。必須 1.X 版才行(目前最新版 1.X)。
更新韌體,必須插在小米路由器(或 MINI路由器),可問題是我沒有小米路由器,也借不到。
網上看到一篇,用 "小米隨身WIFI" 也可以更新。幸好我有小米隨身WIFI,否則還真不知道要怎麼用了。

重點:更新韌體,從 0.25版,更新到 1.X版本,一定要有小米相關的路由設備,小米隨身WIFI也行。但若都沒有,就無法更新韌體!
更新 1.X 版後,就不需小米相關路由設備了,以後就可以直接升級韌體。所以如果沒小米路由設備,建議買的時候,先請賣家幫更新放大器韌體到最新版。
手機軟體:小米智能家庭
1) 手機安裝"小米智能家庭",開 WIFI 連上 小米路由設備的WIFI 的 SSID(比如小米隨身WIFI)。
2) "小米WIFI放大器" 插電,等個10秒左右,應該會閃黃燈,等待配對(沒有閃黃燈,戳重置孔5秒放開,重置)
3) 打開 "小米智能家庭" 並登入,這軟體一定要登錄才能用,所以必須註冊一個小米帳號。
選擇 "中國伺服器",這個是關鍵,只有連接中國伺服器,才能辨識出 "小米WIFI放大器",選台灣的不行。
如果一開始選錯了,可以去軟體中 "設定" 那邊改。
4) 按"小米智能家庭" 左上角的 + 按鈕,會提示發現WIFI放大器,並出現輸出 WIFI SSID 和 密碼的畫面。這邊要輸入的 SSID 是:小米路由設備(比如隨身WIFI)的 SSID。
5) 連接成功後(如果不行,戳重置孔,重來一遍)
軟體中就可以看到 "小米WIFI放大器",如果韌體是舊版的,會提示發現新版,並且下方有個「升級」按鈕,點擊就可以升級。
※ 放大器的韌體,至少要升級到 1.X 版,才能匹配第三方路由器。
*******************************
與路由器 SSID 配對:
"小米WIFI放大器" 的使用邏輯是:
------------------------------------
使用前,必須先與路由器配對(使用手機軟體 "小米智能家庭")。
配對後,資料就會存在放大器的裡面的ROM,拔掉電源一樣可以記憶。
以後除非戳重置孔,不然那支放大器,就是一直與那台路由器的 SSID 配對。
1) 先拔掉升級好的放大器
2) 手機中的 "小米智能家庭",長按剛配對好的放大器(裝置離線),選刪除。
註:因為這軟體不太穩定,如果不刪掉,等會一定找不到。
3) 切換手機的 WIFI,連上第三方路由器的 SSID。
4) 插上放大器電源,戳重置孔5秒放開,使其恢復黃燈閃爍。(戳孔可以用 迴紋針/牙籤 之類的)
5) 手機上的"小米智能家庭",點擊左上+按鈕,搜尋新裝置。應該會找到放大器,然後像剛剛那樣子的輸入 SSID/密碼的畫面
這次要輸入第三方路由器的 SSID 和密碼。(進行與第三方路由器的配對)
配對如果成功,放大器會變成藍燈恆亮,表示已經橋接成功。
如果失敗,重置孔戳5秒,再來一次。
註:"小米智能家庭" 這個軟體,非常吃 RAM,手機若只有 1GB RAM 以下,有可能經常閃退。如果有別台的平板什麼的,2GB RAM的,推薦用至少 2GB RAM 的機子去跑這個軟體。如果沒有就沒辦法了,閃退就重開。
6) 配對成功後,切換到我的裝置,放大器上。上面有個"漫遊"的開關,推薦可以打開比較好用。
漫遊:放大器的 SSID 名稱,會與路由器的 SSID 一致。(WDS 橋接模式)
非漫遊:放大器的 SSID 名稱是獨立的,與路由器的SSID不一樣。比如:我的SSID_PLUS。(AP Clinet 模式)
到這邊,放大器與路由器的配對就完成了。放大器可以拔到家裡其它地方,只要插上電源,它就會自動去連接路由器。
******************************************
距離優化(擺放策略):
首先要說的是:這放大器不是萬能的,如果手機收不到 WIFI 信號,它一樣也沒轍。
放大器先拔掉電源,帶著。若有行動電源,一起帶著。
1) 拿著手機,打開 WIFI 搜尋那頁面,連上路由器的 SSID,在家裡移動。
2) 仔細查看 WIFI 信號格子,走愈遠是愈少格,然後至少有 2格的地方(又有插座那更好),就是最佳擺放位置。
註:只有 1格或0格信號,擺了也沒用,就算可以連,網路一定異常。一定要 2格以上。
3) 在那個地方插上放大器,等它藍燈備妥。
手機 WIFI 關掉再打開,就會發現 SSID 的信號是滿格的。
所以這放大器是真的有用的。只是速度沒有直接連路由器那麼快。(約掉一半速度,可能是橋接的關係)
註:測速度,可以用 speedtest 之類的軟體。
密技:如何延長 WIFI 距離(增加穿牆力)
我們知道 802.11 有分:
------------------------------
● 802.11 B:11Mbps,電波距離打最遠。
● 802.11 G:54Mbps,距離中等。
● 802.11 N:至少150Mbps,距離短。
● 802.11 AC:至少450Mpbs,距離超短。小米放大器不支援這個等級。
所以要讓 WIFI 更能穿牆,距離更遠,就是強制選用 B 或 G 的。
這個在路由器的 WEB 管理界面中,應該都可以設定,WIFI 要用 B、G、N 哪一種的。
預設應該都是 B/G/N 自動判別,若要更好的穿牆力,距離打更遠,推薦選:強制 G 或 B。
路由器設定頁面範例:

當然的,強制 G 或 B,速度會掉很多,但距離就可以超長、穿牆力大增。
這是一個抉擇的問題,魚與熊掌無法兼得。
要穿牆就是慢(但很穩定)。要快就是穿不了牆(或距離超短)。
端看怎麼選擇。像我買這個放大器,本來是預計 2F 擺路由器,然後 1F、3F 各一支放大器,這樣 1/2/3F 就都有 WIFI 可以用。
但後來發現,跨樓層後,路由器的信號低到2格以下(這樣就算放大也沒用,網路會異常)
所以就把路由器的 WIFI ,指定在強制 G,穿牆能力瞬間大增,同一位置,隔一層樓還有 2格信號,放大器就能派上用場了。
強制在 G,測速出來有 9Mbps 左右,雖比原先 N 有 50Mbps 掉很多,但至少無線網路穩定且能用。
關鍵還是穩定啦,先求穩定,再求速度。
9Mbps ,線上看視頻還OK的,只有區網看藍光等級的影片(10GB以上那種的)要常常緩衝。上網什麼的那就不必說了,小菜一碟。
***********************
是否值得購買?
我個人是認為值得。
優點:
--------------
● 便宜
● 小巧,有插座的地方插一支(需搭配USB變壓器),看不太出來,不佔空間。外觀也不錯,挺時尚。
● 可搭配行動電源使用,非常省電,很有凍頭。
● 聽說可以多支一直延伸範圍下去(漫遊模式),這部份沒親測,不太確定。
缺點:
-----------
● 它原先是設計要配合小米牌的路由器,使用才會人性化。但若用第三方路由器的,配對上就會很麻煩,很不友善。上面教學文字一大堆,也許有人見了就煩。
● 延伸範圍(放大)後,會掉速。(不清楚是 WIFI 橋接技術上的限制,原先就會這樣,還是小米放大器特例)
總評:
如果想花少少錢,讓整棟房子,或整個賣場、廣場什麼的,都有 WIFI 用,是不錯的選擇。
尤其它體積小巧,方便藏納,又非常省電。
搭配行動電源,臨時性的把 WIFI 延伸擴大範圍,也不錯用。
然而延伸放大後的速度,就不能太計較了。可穩定使用,就是速度差強人意。不過看網頁、低流量視頻都 OK的。只有超高清流量的視頻需常緩衝。
若沒有小米牌的路由器,初次配對會比較費功夫。第三方路由器確定是可以用的。
看百度貼吧,對岸買的人大都用來 "蹭網"(連接公用或隔壁鄰居的 WIFI,延伸放大到自己家裡來用),所以若要這樣用,也行的。這種用途,必須知道登入的 SSID 和密碼,因為放大器需要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