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5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戴爾集團旗下電競子品牌「外星人」Alienware 繼去年在台推出 m15 R7 電競筆電之後,到了 2023 年則是帶來全新的 Alienware m16,以及本文要介紹的輕薄 X 系列二代機─Alienware X14 R2,其以 14.5mm 的驚人厚度拿下「全球最薄 14 吋電競筆電」的響亮名號,重量更不到兩公斤,而透過鋁鎂合金材質與全新星辰銀色、搭配搭配圓弧收邊、外星人識別設計,重新詮釋電競筆電的科幻感

Alienware X14 R2 選用 14 吋、16:10 比例的 QHD+ 高色域顯示螢幕,並具備 165Hz 更新率與 3ms 反應時間,鍵盤部則採單區 RGB 背光鍵盤,與上蓋的外星人頭同樣適用 AlienFX 燈效;硬體方面則是搭載第 13 代 Intel Core i7-13620H 處理器、NVIDIA RTX 40 系列顯示卡(本文測試機種為 85W 的 RTX 4050)、16GB LPDDR5 記憶體和 512GB 的儲存空間,借助進階的 Alienware Cryo-tech 超級散熱架構,更可進一步提升筆電散熱效能。那麼,這款「外星人」的最新力作實際體驗起來又是如何?以下就跟著 JB 一起來看看吧~

內盒外部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內盒內部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我們一樣從開箱看起,在打開黑色的外包裝後,上層就是這個有如禮盒白色內盒,下層則是收納變壓器與電源線的所在,從中央外星人頭處展開內盒,本文主角 Alienware X14 R2 即映在眼簾,左右兩側則印上了筆電內部結構圖案及 X14 的字樣,不得不說它的開箱體驗倒是挺有儀式感的!

筆電上蓋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筆電前端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筆電尾端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採用有著極簡外觀的全新 Legend 3.0 設計,透過雙色機身及 X 系列主打的「星辰銀」色詮釋外星人筆電的新風貌,全機並採用陽極氧化鋁和鎂合金製成,進一步來看...筆電上蓋與底蓋為銀色,橡膠材質的尾端為白色,而鍵盤部則採黑色,另外,機身邊緣不見它牌電競筆電的稜角分明,反而採圓弧收邊設計,讓持握時觸感更溫潤舒適 有別於去年 Alienware X14 (一代,台灣未引進)在上蓋右下角以雷雕方式呈現代表尺寸的「14」,本文主角則以象徵輕薄系列的「X」字蝕刻取而代之,跟一代的其他差異還有上蓋顏色、尾端及側邊的設計方式等。

上蓋中央依然可以看到外星人頭的 Logo,它同時也是 AlienFX 燈效的一部分,可惜本系列追求輕薄,筆電尾端就沒有 m 系列的 Loop Lighting 環形燈飾了,不過尾端兩側同樣沿用六角形排列的蜂巢散熱孔設計。這台筆電並加入 V-Rail 開闔設計,玩家只憑單手就能輕鬆掀起上蓋,掌托的弧度也可以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筆電右側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筆電左側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筆電厚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透過已申請專利的「雙扭矩絞鏈」設計,能夠在增加空間、提升效能之餘,也將筆電的 Z 軸高度壓在 14.5mm,甚至不到一個壹圓硬幣的直徑,也難怪敢說自己是「全球最薄的 14 吋電競筆電」了,不過也因為追求極致的薄度,筆電兩側都沒有設置任何的 I/O 埠,同時尾端的部分也相較同尺寸筆電來得長一些 即便如此,我平常拿來裝 15 吋筆電的背包還是能輕鬆裝下。

筆電重量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變壓器重量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變壓器與電源線重量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這次 JB 借到的 Alienware X14 R2 為搭載 RTX 4050 顯示卡的型號,重量經量測為 1.785Kg,以 14 吋電競筆電來說算是十分輕巧(但我覺得它的薄度更厲害),如果是採用 RTX 4060 顯示卡的型號,重量則會稍微增加到 1.9Kg 左右。隨附的薄型變壓器為 130W,表面印有 DELL 而非 Alienware 的字樣,設計若能一致會比較好啦,其連同充電線去秤重則是 460g,等於筆電和充電週邊一起帶出門只需背負 2.245Kg 的重量!

I/O 左端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I/O 右端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的連接埠均集中於筆電尾端,左起 USB-C 3.2 Gen2 (支援 PD 充電與 DisplayPort 1.4)、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HDMI 2.1 端子、USB-A 3.2 Gen1、MicroSD 讀卡機,最右端則配置兩個 Thunderbolt USB4 (支援 PD 充電與 DisplayPort 1.4)。個人覺得可惜之處有二,首先是 USB-A 可以多給一組會比較實用,再來則是 3.5mm 音源插孔擺在筆電尾端似乎不太直覺...


顯示螢幕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顯示解析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最大開闔角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視訊鏡頭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搭載 14 吋 16:10 比例的 QHD+ (2560 x 1600) 四面窄邊框螢幕,其具備 100% DCI-P3 色域、165Hz 更新率和 3ms 的反應時間,並擁有 Dolby Vision 杜比視界、NVIDIA G-Sync 等技術的支援,而透過 ComfortView Plus 硬體技術能夠減少有害藍光而不影響畫面品質。螢幕上緣配置 FHD 1080p 視訊鏡頭模組與雙陣列麥克風,較去年 m15 R7 的 720p 進一步升級,受益於 IR 紅外線鏡頭,玩家亦可透過 Windows Hello 進行臉部辨識登入,而螢幕下緣則可見大寫的 ALIENWARE 的品牌字樣。

鍵盤部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散熱孔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觸控板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採用標準尺寸的「英文」鍵盤,不具備獨立數字鍵,其按鍵布局跟 m15 R7 幾乎一致,只差在電源鍵配置在鍵盤右上角,而非獨立出來且擁有 RGB 燈效的外星人頭,JB 不得不說,此電源鍵較其他按鍵來得沒彈性,只是輕按的話不太有反應,可能要加大力道才能正常開機,鍵盤部最右邊一排除電源鍵外,還有麥克風啟閉、靜音與音量增減鍵,至於鍵盤左右兩端的開孔則是揚聲器的位置,支援 Dolby Atmos 杜比全景聲技術。

鍵盤部上緣同樣配置一排蜂巢狀的散熱孔,仔細看的話能夠發現下方的風扇 不過掌托處明顯較窄,僅有 65mm,這連帶影響到了觸控板的面積,後者尺寸則是 108 x 55mm,觸控板小歸小,但還是支援多指觸控功能,就是左右兩端有些空隙須留意,JB 還是建議接顆滑鼠來操作會比較順手啦!該機的 1.2mm 鍵程較 m15 R7 短了不少,敲擊時少了點回彈性,但也更為安靜,而它亦支援防鬼鍵與 N-Key rollover 全鍵無衝突技術。

鍵盤背光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FX 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FX 燈效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FX 亮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FX 外星人頭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巨集鍵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在電競筆電不可少的 RGB 燈效方面,Alienware X14 R2 則是採用單區鍵盤背光,可透過 AlienFX 燈效可自訂 1680 萬種不同色彩,但...就只有單區是比較可惜了點。進入到《Alienware 控制中心》可針對鍵盤部、電源鍵和上蓋外星人頭個別設定背光,特效上提供 Morph、Pulse、Color、Breathing、Spectrum 和預設的藍色,另外也能夠在 Key Binds 選單針對 F2~F6 鍵自訂巨集,順帶一提,按下 Fn+F1 鍵組合即可啟閉 Performance Boost 效能模式。

筆電底蓋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環形腳墊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再來看到筆電底部,Alienware X14 R2 採用全新「環形高架腳墊設計」將筆電墊高,散熱孔繼續沿用六角形排列的蜂巢狀,維持設計語彙的一致性。

拆機示意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內部組件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鋰電池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SSD 插槽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無線網卡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僅有 14.5mm 薄的 Alienware X14 R2 實際拆卸其實不難,只要將底蓋上緣的 2 顆螺絲轉出、剩餘 4 顆轉鬆,搭配拆機工具就能撬開底蓋,筆電下半部的空間都是 80.5Wh 鋰電池,上半部則是主板與 Alienware Cryo-tech 超級散熱架構(包含雙風扇與四散熱導管)的所在,這款 X 系列新機採用獨家散熱介面材料 Element 31 與 VC 真空腔均熱板,可提高 CPU 與 GPU 散熱能力,Element 31 其實就是鎵硅液態金屬,名稱取自「鎵」在元素週期表上的數字。至於左側無線網卡為 Intel Wi-Fi 63 AX211 的規格,右側則是 M.2 SSD 固態硬碟的位置,除非是要升級 SSD,不然一般不建議各位進行拆機的動作啦~

Alienware 控制中心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遊戲快捷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使用模式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效能模式自定義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效能模式自定義(一)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效能模式自定義(二)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這台輕薄電競筆電使用全新的《Alienware Command Center 6.0》(AWCC 6.0) 智慧控制中心,介面設計簡潔清晰(甚至頁籤都圖像化了),在此就能管理系統與遊戲庫、進行效能與燈效的控制,首頁下方左右側分別顯示當前使用模式的資源監控、以及遊戲的快速啟動。使用模式這邊提供電池、靜音、均衡、效能、過載、自定義等 6 種不同選擇,其中過載就是常聽到的 Turbo 啦,感覺中文化可以再做得更到位一點

在自定義模式裡,可以藉由調整功率與溫度的極限值、核心與內存時脈的頻率,來達到超頻的效用,高端玩家也能夠去自訂 CPU 與 GPU 風扇的轉速或 TCC 偏移,Alienware 並強調透過「智慧風扇控制技術」,個別風扇可以根據系統內的感測器獨立旋轉、減速或保持穩定。而在《AWCC 6.0》裡還有上面介紹到的燈效自訂及 Dolby Atmos 杜比全景聲設定,點擊後者將連到外部應用程式,可進行聲音模式和等化器的設定。


Alienware X14 R2 (RTX 4050 款)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處理器:第 13 代 Intel Core i7-13620H (Turbo 時脈 4.9GHz)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4050 6GB DDR6 (85W)
儲存裝置:512GB M.2 PCIe Gen4.0 x4 SSD (最高可升級為 4TB)
記憶體:16GB LPDDR5 on board
顯示螢幕:14 吋 IPS 等級螢幕 (2560 x 1600 QHD+ 解析度 / 165Hz 更新率 / 100% DCI-P3 色域 / ComfortView Plus / NVIDIA G-Sync 支援)
I/O 埠:
2x Thunderbolt USB4 (支援 PD 充電與 DisplayPort 1.4)
1x USB-C 3.2 Gen2 (支援 PD 充電與 DisplayPort 1.4)
1x USB-A 3.2 Gen1
1x HDMI 2.1
1x MicroSD 讀卡機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通訊:Wi-Fi 6E AX211 / Bluetooth 5.3
電池:80.5Wh 充電式鋰電池
尺寸:321.08 x 260.41 x 14.5mm
重量:1.785Kg (最高 2.084Kg)
售價:RTX 4050 款 69,990 元,RTX 4060 款 89,990 元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處理器效能測試:

處理器資訊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處理器效能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本次借到的 Alienware X14 R2 搭載第 13 代 Intel Core i7-13620H 處理器,為 10 核心 (6P+4E) 16 線程架構,搭配 24MB L3 快取記憶體,最大超頻時脈為 4.90GHz,基礎功率為 45W,Turbo 上限為 115W,除了這個版本,似乎也有更低一階的 Core i5 選擇。這款 Raptor Lake 處理器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755.5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5,908 分,CINEBENCH R20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4,932 分,CINEBENCH R23 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12,591 分,X264 FHD Benchmark 影音轉檔效能為 62.4fps

V-Ray 5 渲染效能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V-Ray GPU CUDA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V-Ray GPU RTX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Blender CPU 渲染效能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Blender GPU 渲染效能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接著看到以 3D 渲染為主創作者情境,Alienware X14 R2 在 V-Ray 5 的渲染測試中跑出 8,752 個 vsamples,V-Ray GPU CUDA 為 1054 個 vpaths,V-Ray GPU RTX 則是 1437 個 vrays,而 3D 創作軟體 Blender 的基準測試中,該機的 CPU 渲染效能分數為 172.32 分,效能排行為受測裝置的前 72%,而 GPU 渲染效能則是 2879.28 分,效能排行為受測裝置的前 17%。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內建 16GB LPDDR5 記憶體,為 on board 焊死在主板上的設計,其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59668 / 71115 / 59791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00.8ns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420.93 / 293.88 / 396.15 G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22.2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儲存硬碟方面,Alienware X14 R2 內建一條美光製 512GB M.2 NVMe PCIe 4.0 x 4 SSD 固態硬碟,其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測試中獲得 6423.73 / 3821.93 MB/s,在 TxBench 的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 5933.619 / 3628.605 MB/s 的硬碟讀寫表現,而 AS SSD Benchmark 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5164.14 / 813.61 MB/s,效能分數則是 5,128 分。另外在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的 SSD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了 1,913 分的成績,此測試主要模擬 PC 遊戲的安裝、移動、載入、儲存與錄製等,可以看到平均花費時間為 94μs,頻寬則是 338.47 MB/s,讀寫速度普通。

圖形效能測試:

顯示卡資訊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MUX Switch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以「輕薄電競」為主打的 Alienware X14 R2 採用 NVIDIA GeForce RTX 4050 6GB GDDR6 獨立顯示卡,作為最新一代 Ada Lovelace GPU 架構的入門款,它一樣擁有 DLSS 3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等技術支援,規格面上則具備 2560 個 CUDA 核心,Tensor 核心和光線追蹤核心分別為 80 個和 20 個,最大圖形功率則是 85W,該機除獨顯外亦配置有 Intel UHD Graphics 內顯,雖然具備 MUX Switch 獨顯直連功能,但卻無法從《AWCC 6.0》智慧控制中心來開啟,而是得透過 NVIDIA 控制面板進行調整,在這邊勾選「僅限 NVIDIA GPU」的選項就可啟動獨顯直連了,此情況下能夠為遊戲帶來最多 20% 的效能提升。

Fire Strike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Fire Strike Extreme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Fire Strike Ultra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Time Spy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Time Spy Extreme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Port Royal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進入到圖形效能測試的環節,我將 Alienware X14 R2 接上電源、啟用獨顯直連與「效能」模式來進行測試,首先看到 3DMark Fire Strike 的三個項目,這款輕薄電競筆電分別獲得 14,883 / 8,903 / 4,398 分的效能表現,而在看 DirectX 12 效能的 3DMark Time Spy 模式斬獲了 7,721 分的效能分數,在測試條件更嚴苛的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則獲得 3,762 分的效能分數,相比我先前測的 RTX 4060 筆電顯示卡,降幅最多達 37.9%,接著再到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光線追蹤效能表現,最終的分數則為 4,207 分。

Speed Way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換到 3DMark Speed Way 這個 DirectX 12 Ultimate 效能專用的測試模式,在執行光線反射、全域照明、體積照明與粒子特效等光線追蹤項目之後,Alienware X14 R2 最終獲得 1,964 分的表現。針對 RTX 40 系列顯示卡 DLSS 3 功能的 3DMark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可以看到 DLSS off 的情況下幀率為 2.69fps,而 DLSS on 則是取得 15.02fps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而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中,我將解析度設定在 2560 x 1600 全螢幕,畫面品質設定為 Ultra 極高,同時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以 DirectX 11 進行渲染測得的效能為 1,818 分與 72.2fps,而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軟體中維持相同測試標準,則取得 2,499 分與 59.7fps 的表現,最後看到的是《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測試軟體,在 2560 x 1600 原生解析度、Extreme 陰影材質後,測得的效能表現為 2,606 分與平均 19.5fps 的運行幀率。

FFXV Benchmark (QHD)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FFXV Benchmark (FHD)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接著看到遊戲模擬圖形效能測試軟體《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我以 High 圖形品質,並分別將顯示解析度設定為 QHD 2560 x 1440 與 FHD 1920 x 1080,測出的結果分別為 5,773 分的 Fairly High 評級,與 8,015 分的 High 表現,看來在部分 3A 遊戲裡得降解析度以獲得更強的效能。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顯示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圖形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效能測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接著我使用獨立顯卡 GPU 模式搭配「效能」模式來為這台 RTX 4050 電競筆電進行遊戲效能測試,首先在支援 DLSS 3 的作品《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中,我以原生 2560 x 1600 解析度搭配「非常高」影像品質,並開啟光線追蹤的設置,實際打一場費斯克犯罪據點戰鬥,Alienware X14 R2 在 FrameView 軟體的監測下交出 52.29fps 的平均幀率表現,再啟用 RTX 40 系列顯示卡才有的 DLSS 畫格生成功能,同場景下遊玩則是測得 74.65fps,有約 42.7% 的效能提升幅度,此功能主要透過 GPU 中光流加速器的連續畫面和動態資料,以 AI 進行高品質的畫格生成並對低解析度影像進行取樣、進而重建原生畫質影像,最終帶來更高的幀率表現。

《電馭叛客 2077》顯示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電馭叛客 2077》圖形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電馭叛客 2077》效能測試(一)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電馭叛客 2077》效能測試(二)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電馭叛客 2077》效能測試(三)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再來看到效能吃重的動作角色扮演大作《電馭叛客2077》,Alienware X14 R2 在 2560 x 1600 解析度搭配「光線追蹤:最高」的圖形品質下,透過內建基準效能測試功能測得 29.51fps 的平均幀率,作為對比...我先前所測試、搭載 RTX 4060 中階顯卡的 MSI Vector GP77 13VF 則是交出 43.548fps 的表現,而啟用 DLSS 畫格生成之後,平均幀率則上升四成來到 41.55fps,因此如果要用 RTX 4050 這張入門級顯卡玩 3A 大作就得降解析度或調低畫質了,例如在 1920 x 1200 解析度下就有 58.32fps 可以順跑的程度。

《F1 22》顯示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F1 22》圖形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F1 22》效能測試(一)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F1 22》效能測試(二)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由 EA Sports 出品的一級方程式賽車遊戲《F1 22》中,我以原生解析度與「Ultra High」圖形預設下,Alienware X14 R2 在 F1 巴林大獎賽的基準測試中跑出 36fps 的平均幀率,開啟 DLSS 畫格生成功能後,平均幀率則提升至 50fps,效能提升幅度約為 38.9% 左右。

《古墓奇兵:暗影》顯示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古墓奇兵:暗影》效能測試 (QHD)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古墓奇兵:暗影》效能測試 (FHD)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而在不支援 DLSS 3 的遊戲方面,先看到的是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古墓奇兵:暗影》,在 2560 x 1600 解析度與「最高」圖形品質下,Alienware X14 R2 的平均幀率交出了 63fps 的合格表現,跟 RTX 4060 筆電比起來也是有一段落差,倘若將降解析度降至 1920 x 1200,則平均幀率則來到更高的 93fps。

《極地戰嚎6》顯示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極地戰嚎6》圖形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極地戰嚎6》效能測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接著換到由 Ubisoft 開發的《極地戰嚎6》,在維持一樣的顯示設定並啟用「極高」圖形品質,Alienware X14 R2 的顯示卡 VRAM 使用率已經快要滿了,達 5.62GB / 5.8GB,如此設置之下平均幀率則是測得 58fps,算是堪用但建議不要開啟進階畫質設定。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顯示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圖形設定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效能測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最後一款則是同為 Ubisoft 出品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在 2560 x 1600 解析度與「超高」影像品質設定下,關閉垂直同步功能執行內建硬體效能評測,這款 RTX 4050 電競筆電最終得出 201fps 的表現,結果頁面顯示 GPU 負載為 96%、VRAM 負載則是 62%。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這邊也以長條圖來示意 Alienware X14 R2 在遊戲效能上的表現,一樣容我把破壞平衡的《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拿掉,可以看到 RTX 4050 筆電在 2560 x 1600 (QHD+) 解析度下,多數 3A 大作均無法跑出超過 60fps 的平均幀率,啟用 DLSS 畫格生成勉強能接近這個門檻一點,就我測試的三款 DLSS 3 支援遊戲中,也只有《漫威蜘蛛人Remastered》可以跑出 70fps 以上的表現,因此要玩 3A 大作的話,建議還是降解析度為佳。

散熱效能測試:

待機時硬體溫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待機時機身溫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實機遊戲效能之後緊接著看到散熱與系統穩定度表現,我同樣使用 CINEBENCH R20 和 FurMark 兩款燒機軟體來進行測試,在筆電待機時透過 HWMonitor 監控軟體可發現,CPU 溫度最高為 69 度,而 GPU 溫度則是 53 度,此時透過 Flir 溫度測量儀器實際量測機身溫度,可看到在待機的狀態下筆電平均溫度為 36 度,當下最熱的地方出現在尾端的散熱孔處(正下方應為散熱導管),達 50.5 度,玩家常用的 WASD 鍵則是 40.3 度,兩側置腕處則分別為 38.5 度和 37.8 度,跟我前幾款測試的電競筆電相比有些溫熱...

測試時硬體溫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測試時機身溫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測試時風扇運轉噪音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而在 FurMark 與 CINEBENCH R20 兩軟體同時運轉 30 分鐘之下,CPU 溫度最高來到 100 度GPU 溫度則來到 82 度,CINEBENCH R20 經過五輪 CPU 測試後效能分數為 2,795 分,較正常測試時有約 43% 的降幅 從 Flir 溫度測量儀的熱圖可以發現到,筆電機身平均溫度上升至 36.4 度,此時整台裝置最高溫的地方維持不變,但上升到 64.6 度,WASD 鍵則是 41.6 度,兩側置腕處溫度則無太大變動。而在筆電全力運轉的同時,我透過分貝計所測得的散熱噪音值為 52.3dB,風扇運轉聲稍大,除非切到過載 (Turbo),是不太影響到遊戲體驗啦,倘若使用均衡或靜音模式就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但遊戲效能就...

筆電綜合效能與續航力測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筆電綜合效能方面,Alienware X14 R2 在 PCMark 10 基準測試軟體模擬一般筆電日常工作的 Modern Office 測試模式(例如瀏覽網頁、視訊會議、應用程式開啟、文書處理、圖片及影像簡單編修等作業)之下,最終獲得的生產力效能分數為 7,512 分。

鋰電池資訊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續航力表現(獨顯直連)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續航力表現 (NVIDIA Optimus)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充電時間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Alienware X14 R2 內建 80.5Wh 充電式鋰電池,實際在 BatteryInfoView 應用程式查看則是 79.697Wh,續航時間方面,我使用獨顯直連與靜音模式,同時將螢幕亮度調為 50%,並把鍵盤背光、藍牙傳輸與定位功能都關閉,僅保留 Wi-Fi 連線,執行 PCMark 10 的 Modern Office 電池續航力測試,結果自 97% 起始電量至自動關閉的 5% 電量測得 3 小時 19 分鐘;切換至 NVIDIA Optimus 模式並判定為整合圖形,由 100% 跑到自動關閉的 5% 電量,則是經過 3 小時 54 分鐘,以薄型筆電來說,個人覺得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啦透過隨附的 130W 薄型變壓器充電,從 10% 充至 100% 全滿電量約需 1 小時 55 分鐘,速度偏慢了些。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說到 Alienware X14 R2 的最大優勢當屬「輕」與「薄」了,市面上能夠將機身厚度壓在 15mm 以下基本上是沒有,本文測試的 RTX 4050 款重量不到 1.8Kg 就電競筆電來說也算是前幾輕的!再來則是跟競品明顯做出區別的「造型」,要找到像它一樣走淺色系又能維持潮流感的電競筆電也是很難,跟 2022 年的第一代 X14 相比設計也趨於成熟,像是把凸出的筆電尾端內收、星辰銀雙色機身的換用,都是不顯眼但卻很有感的改變,螢幕更由前代的 FHD 144Hz 升級到 16:10 比例的 QHD+ 165Hz,帶給玩家更沉浸的遊戲視覺與使用體驗。

雖然二代的 X14 持續進步,但也是有沒改動的地方...受限於薄度與產品定位,Alienware X14 R2 一樣缺乏尾端的環形燈飾,鍵盤也僅有單區背光是稍嫌可惜,I/O 埠集中於尾端在使用上無疑需要更大的桌面空間(尤其這台筆電的長度又比較長)。效能方面,RTX 4050 這張筆電顯示卡要在 QHD+ 解析度上順跑 3A 遊戲,效能算是勉勉強強,倘若遊戲沒有 DLSS 畫格生成的支援,不是得調低圖形品質、就是要降解析度遊玩了,對專業玩家來說可能不太夠,追求效能的話,個人建議還是直上 RTX 4060 款會比較保險啦!

Alienware X14 R2 電競筆電體驗|極致纖薄與科幻設計的交會!
其他美中不足的地方則有二,首先就是 Core i7-13620H 這顆 H45 處理器比(電競款主流的 13700H) 弱一點,要拿來進行 3D 渲染或剪片可能會較吃力了,其次就是偏短的電池續航力 整體來說,Alienware X14 R2 是款設計與眾不同且持續進化的產品,主打的「最薄 14 吋電競筆電」實至名歸之外也沒有失去玩家所在意的效能,說是電競版的 XPS 好像也不為過?不愧是外星人出品,果真不令人失望呀~

不過,Alienware 最大的問題老樣子還是體現在售價上,本文所測試的 RTX 4050 款 Alienware X14 R2 的電商售價為 69,990 元,而再往上一階的 RTX 4060 版則是開出 89,990 元,看來還是很考驗玩家們的信仰呀...是你的話,願意為這款極薄、極潮,又是顏值掛帥的電競筆電掏錢購買嗎?


MD:糖糖
2023-05-22 9:44 發佈
回文享福利
這封面... 先回文, 讚!!
回文看福利
回文享福利
回文享福利回文享福利

看完發現,很少有拍到一半胸部變大的MD...

有幾張沒墊,後面幾張都有墊....拍到一半去墊很明顯耶
rmin125

糖糖算很有料了 你可以去查 YT大海旅人

2023-05-22 12:15
A辣愛怕跑

其實~不管有墊沒墊~我~都撸的出來~[啊嘶]

2023-05-23 23:39
回文享福利
linelle

有無m18的購買方式?

2023-06-02 3:14
  • 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