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14 吋電競筆電在過去幾年並不常見,然而在今年 ROG Zephyrus G14 問世後,ASUS 又為旗下軍規電競系列推出全新尺寸的 TUF Gaming A14,其以 1.46Kg 重、16.9mm 薄實現高度便攜性之餘,內部也用上了 AMD 最新的「Zen 5」架構處理器 Ryzen AI 9 HX 370,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獨立顯示卡,讓玩家將強悍效能鬆鬆帶著走,並在極速模式下實現 110W 的 TGP。顯示方面,TUF Gaming A14 則搭載 14 吋、16:10 比例的 IPS 防眩光螢幕,擁有 2.5K (2560 x 1600) 解析度、165Hz 更新率、3ms 反應時間、100% sRGB 色域以及 400 尼特亮度等規格,FHD 視訊鏡頭並迎來了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支援。那麼,這款 14 吋電競筆電的實際效能表現又是如何?以下就帶各位一探究竟~
 
 
外觀介紹
重點規格
效能測試
心得總結
 
 

外觀介紹 ▌

筆電上蓋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標誌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筆電尾端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指示燈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筆電前端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身為「ASUS TUF Gaming」軍規電競筆電系列迄今最小的一款(前有 15.6 吋、16 吋與 17.3 吋),TUF Gaming A14 僅 1.46Kg 的重量較年初的 ROG Zephyrus G14 要來得輕一點,14 吋的機身亦帶來極高的便攜性。筆電的上蓋及底蓋採用 CNC 數控加工鋁合金,整個鍵盤部則為塑料...這回 JB 借到的銀色款就可以清楚區別兩種材質,灰色款應該是比較不容易看出來,整體質感跟 Zephyrus G14 全機 CNC 鋁合金還是有差

有別於其他大尺寸的 TUF 電競筆電多在上蓋融入立體浮雕與機甲元素,TUF Gaming A14 則是走簡約設計,只有右上角的灰色雷雕 logo 做點綴,順帶一提,擔心在筆電上蓋留下指紋的朋友,入手銀色款就完全無須擔心了!TUF Gaming A14 採用 180 度螢幕轉軸設計,由於轉軸安裝於鍵盤部上方,散熱器又設置於筆電尾端,這不僅讓空氣能無阻力地通過散熱器,也不會有熱氣直吹螢幕的情形出現,而在筆電尾端上方,則可看到 TUF Gaming 系列標誌性的四向 LED 指示燈。該機並延續系列一貫的 MIL-STD-810H 美國軍規認證防護。

筆電左側 I/O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薄型充電埠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筆電右側 I/O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的 I/O 埠分散在筆電兩側,機身左側配置了全新的 ASUS Slim Power 薄型充電埠、HDMI 2.1 FRL 端子、USB 4 Type-C (支援 DP 1.4、PD 3.0 充電)、USB 3.2 Gen2 Type-A 以及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而筆電右側則有 USB 3.2 Gen2 Type-A、USB 3.2 Gen2 Type-C (支援 DP 1.4 與 G-Sync) 以及一個 UHS-II 規格的 MicroSD 讀卡機,整體 I/O 給得算是蠻齊全。

顯示螢幕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顯示解析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最大開闔角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色域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亮度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視訊鏡頭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搭載 14 吋、16:10 比例的 IPS 防眩光螢幕,其具備 2.5K (2560 x 1600) 解析度、165Hz 更新率(作為對比,ROG Zephyrus G14 只有 120Hz)、3ms 反應時間、100% sRGB 色域、400 尼特亮度,以及 1000:1 對比度,而 HDR 就沒有支援了。螢幕左右兩側的邊框厚度僅有 4.05mm,而上緣由於配置 1080p 紅外線視訊鏡頭(終於有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登入),厚度則是 7.15mm,這讓整體螢幕占比來到了 88% 之多,較過去的 TUF Gaming 系列擁有更高的視覺沉浸感!

JB 實際以校色儀器量測得出 92.6% sRGB、66.4% AdobeRGB、70.2% DCI-P3 的色域覆蓋,這個結果也算是呼應了 TUF Gaming 較為平價定位,不過其 Delta E*76 值為 0.07,亮度則是達到 465.6 cd/m2,表現則是有超過官方數據的,雖然該機支援 NVIDIA G-Sync 技術,但沒有 VRR 可變更新率,玩家只能從 165Hz 或 60Hz 之間選擇,沒有幫助省電的選項就是,整體來說它不算是最出色的電競螢幕,但其實也不算差了。

筆電鍵盤部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Copilot 鍵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鍵盤背光(最大)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鍵盤背光(關)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再來看到鍵盤部的配置,TUF Gaming A14 除了標準尺寸的巧克力鍵盤外也將 4 顆自定義熱鍵與六邊形電源鍵都作在上面了,視覺上顯得較為緊湊,此鍵盤採用單區白色背光(具三級亮度調整),按鍵鍵程則是較多數輕薄筆電要多一點的 1.7mm,敲擊起來安靜且兼顧手感,據官方所稱,其按壓壽命可達 2000 萬次之多,而在筆電全面邁入 AI 世代之際,鍵盤部右側的 Ctrl 鍵也更換為 Copilot AI 助理鍵,至於右下角的方向鍵僅有半尺寸。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鍵盤部下緣的玻璃觸控板尺寸為 127 x 79.17mm,雖然寬度較 ROG Zephyrus G14 小大概 1.2mm,但仍舊呈現出滿版的視覺,並且對應螢幕採用了 16:10 比例,ASUS 更稱此觸控板的延遲降低了 17%,代表著反應速度更快,全新的金屬彈片材料則帶來 0.23mm 的按壓深度,讓觸控操作更為舒適,與此同時,按壓的噪音也較過去的 TUF 機種減少了 20%,實際用起來也確實能感受 ASUS 在觸控板上的用心。

電源鍵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熱鍵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受益於螢幕轉軸高度的巧妙設定、及橡膠腳墊的墊高,4 顆自定義熱鍵與電源鍵即便是在闔起上蓋的情況下也不會與螢幕貼在一起。

筆電底蓋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底蓋內側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的一體式鋁製底蓋相較過往的塑膠底殼輕了 27%、並且薄 72%,底蓋表面不玩隱藏文字彩蛋,改採幾何菱形切口,進一步強化耐用性與進氣空間,而由底蓋內側的照片也可發現,進氣空間也較我之前測試的 TUF Gaming F15 (2023) 要來得多。

筆電內部組件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SSD 插槽(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SSD 插槽(右)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無線通訊晶片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鋰電池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這台 14 吋電競筆電採用雙風扇、三導管的散熱系統,搭配 0.1mm 超薄散熱鰭片和 89 葉片風扇,能夠提升 11% 的氣流交換,確保在未來幾年都能以最佳效能運作。TUF Gaming A14 的記憶體均為 On Board 設計,無法自行擴充生級、因此一開始就得選配到位 而 SSD 固態硬碟插槽共有兩個,一個在左風扇下緣,另一個則位於右風扇的左下角,筆電最多可擴充至 2TB 容量,一旁可以看到聯發科 MT7922A22M 無線通訊晶片,支援 Wi-Fi 6E 與藍牙 5.3 的規格,至於鋰電池容量為 73Wh。

鋰電池的兩側則配置杜比全景聲與 Hi-Res Audio 支援的揚聲器,有別於 ROG Zephyrus G14 強調「4 個 2W 低音 + 2 個 1W 高音揚聲器」,本文主角在揚聲器規格和尺寸就沒有特別著墨,即便將音量調高播起音樂,還是感受不出「西風之神」那般的宏亮與飽滿感受,若在極速模式下打遊戲不戴耳機,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風扇噪音干擾了,這部分並非受到尺寸限制,畢竟 ROG Zephyrus G14 就證明了小機身也能有優秀的聲音表現,相信就是 TUF Gaming 系列 costdown 的其中一環了...

變壓器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變壓器與充電線重量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筆電本體重量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隨附 200W 變壓器,其與充電線重量經量測為 580g,再加上筆電本體的 1.46Kg,全部帶出門的話需要背負 2.04Kg 的重量,以電競筆電而言算相對輕的,如果想進一步減輕負擔,該機亦支援 100W Type-C PD 充電,甚至用行動電源也能為其補充電量,但還是希望 ASUS 能考慮出一款 GaN 氮化鎵充電器就是了...

Armoury Crate 主頁(一)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Armoury Crate 主頁(二)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手動模式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GPU 節能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燈光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音訊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資源監視器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遊戲庫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中控應用程式《Armoury Crate》想必各位應該很熟悉了,這邊就直接看圖比較快,TUF Gaming A14 主畫面左側可切換 Windows、靜音、效能、極速、手動等 5 個使用模式,手動模式可自行調整 SPL、SPPT、FPPT 與風扇的數值,「GPU 模式」可選擇獨顯輸出、混合輸出、節能輸出或自動調節,下方的效能測試均是使用獨顯輸出,「音訊設定」同樣可調整麥克風和喇叭,並選擇自己偏好的降噪模式,而透過「遊戲收藏庫」則可快速啟動安裝於筆電的遊戲。


ASUS TUF Gaming A14 (2024)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處理器:AMD Ryzen AI 9 HX 370 (最大超頻時脈 5.1GHz)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4060 8GB GDDR6 (極速模式下 TGP 110W)
儲存裝置:1TB M.2 PCIe Gen4.0 x4 SSD (雙插槽)
記憶體:2x 16GB LPDDR5X 7500MHz On Board
顯示螢幕:14 吋 IPS 等級防眩光螢幕 (2560 x 1600 解析度 / 165Hz 更新率 / 100% sRGB 色域 / 400 尼特亮度 / 支援 NVIDIA G-SYNC)
I/O 埠:
2x USB 3.2 Gen2 Type-A
1x USB 3.2 Type-C Gen2 (支援 DisplayPort 1.4)
1x USB 4 Type-C (支援 DisplayPort 1.4 與 PD 充電)
1x HDMI 2.1 FRL 端子
1x MicroSD 讀卡機 (UHS-II)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1x 電源輸入埠
通訊:Wi-Fi 6E 802.11ax / Bluetooth 5.3
電池:73Wh 充電式鋰電池
尺寸:311 x 227 x 16.9mm
重量:1.46Kg
售價:53,999 元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處理器效能測試:

處理器資訊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CPU-Z 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CINEBENCH 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在 ASUS 官網提供兩種處理器規格,一為 AMD Ryzen 7 8845HS,另一個則是本文測試的 AMD Ryzen AI 9 HX 370,後者採用最新「Zen 5」架構,具備 12 核心 (4P+8E) 24 執行緒的 CPU 架構、並搭配 24MB 的 L3 快取記憶體,CPU 最高時脈可達 5.1GHz,內顯晶片為 Radeon 890M,當然還有全新內建、50 TOPS AI 算力的 NPU 神經處理單元,作為對比,上一代 Zen4 架構的 Ryzen 9 8945HS 的 NPU 算力就只有 16 TOPS,不過,像是即時字幕、新的工作室效果等 Copilot+PC 功能,目前仍是高通處理器筆電限定就是...

ASUS TUF Gaming A14 ROG Zephyrus G14 (2024)
處理器 AMD Ryzen AI 9 HX 370 AMD Ryzen 9 8945HS
CPU-Z 單執行緒 764.1 665.9
CPU-Z 多執行緒 9471 7330
CINEBENCH 2024 單核 112 未測試
CINEBENCH 2024 多核 1199 未測試
CINEBENCH 2024 GPU 2355 未測試
CINEBENCH R23 單核 1938 1771
CINEBENCH R23 多核 23285 16005
CINEBENCH R20 多核 9034 6577
使用「極速」效能模式為這顆 AI 處理器進行 CPU 效能測試,首先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為 764.1 分,多執行緒效能則是 9471 分,而 Geekbench 6 的單核、多核效能分別為 2736 分、15159 分,至於 CINEBENCH 系列的測試結果就請各位直接參考上方表格,單就 CPU 效能來看,本文主角採用的 AMD Ryzen AI 9 HX 370 相比今年稍早 JB 測試的 14 吋「西風之神」搭載的 Ryzen 9 8945HS,多核心效能上有最高 45.48% 的增幅,若跟採用 Intel Core 9 185H 的 16 吋西風之神比,在多核心效能則有 16.3% 的提升幅度 可見 AMD Ryzen AI 300 系列確實有它強大的地方。

MicrosoftML 推論測試 (CPU)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MicrosoftML 推論測試 (GPU)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ensorRT 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Stable Diffusion 圖像生成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既然是台 AI 筆電,這邊也使用 UL Procyon 基準效能測試工具來跑 AI 推論與圖像生成的測試,首先在 MicrosoftML 項目使用 CPU、GPU 來進行 AI 推論,分別取得 112、583 分,使用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獨立顯示卡跑的 TensorRT 推論則是斬獲 796 分;而在基於 Stable Diffusion 1.5 模型的圖像生成測試方面,最終取得 5.675 秒/張的生成速度,以及 1101 分的表現。

V-Ray 5 渲染效能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V-Ray GPU CUDA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V-Ray GPU RTX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Blender CPU 渲染效能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Blender GPU 渲染效能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創作者相關的效能測試方面,TUF Gaming A14 在 3D 圖形渲染插件 V-Ray 5 的效能測試中跑出 16402 個 vsamples,V-Ray GPU CUDA 為 1224 個 vpaths,V-Ray GPU RTX 則是 1820 個 vrays;另一款 3D 創作軟體 Blender 的渲染效能測試中,這台 14 吋的輕薄電競筆電裡用 CPU 渲染時,取得 247.89 分的效能表現,其排行為受測裝置的前 56%,而 GPU 渲染效能則是 3410.09 分,效能排行為受測裝置中前 14%。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搭載 2 個 16GB、共 32GB 的 LPDDR5 記憶體,其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主要記憶體的讀取速度為 91226MB/s,寫入速度為 103.13GB/s,拷貝速度則是 80561 MB/s,延遲時序 120.1ns,算是近期測出較優秀的成績;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讀取/寫入/拷貝效能最終取得 693.76 / 659.54 / 736.24GB/s,延遲時序表現為 10.6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儲存硬碟方面,TUF Gaming A14 內建 1TB 容量的 M.2 NVMe PCIe 4.0x4 SSD 固態硬碟,為 Western Digital 製品,此固態硬碟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測試中獲得 4945.83 / 2840.21 MB/s,在 TxBench 的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 4938.324 / 3033.640 MB/s 的硬碟讀寫速度,而 AS SSD Benchmark 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3765.82 / 1876.95 MB/s,效能分數則是 3461 分;另外在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測試裏頭則是跑出 1299 分、211.76MB/s 頻寬,平均存取時間為 147us,硬碟讀寫效能跟自家高階款電競筆電有段差距

圖形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這次 JB 開箱的 TUF Gaming A14 型號為 FA401WV,顯示卡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8GB GDDR6 VRAM) 搭配 AMD Radeon 890M 內顯晶片,極速模式下的 TGP 為 110W (CPU 35W + GPU 75W),除了這個規格之外,ASUS 官網上另有一型號 FA401WU,使用的是 RTX 40 系列最為入門的顯示卡 RTX 4050。採用「Ada Lovelace」架構的 RTX 40 系列顯示卡最大突破為 DLSS 3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技術,借助全新第四代 Tensor 核心和光流加速器,它可透過 AI 為遊戲生成額外的畫格、進而效能帶來顯著提升。

Fire Strike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Fire Strike Extreme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Fire Strike Ultra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ime Spy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ime Spy Extreme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Port Royal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Speed Way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將 TUF Gaming A14 接上電源、啟用獨顯輸出與「極速」效能模式進行 GPU 圖形效能測試,這台輕薄電競筆電在看 DirectX 11 效能的 3DMark Fire Strike 的三個項目裡,分別獲得了 24,065 / 12,079 / 6,198 分的表現,而在看 DirectX 12 效能的 3DMark Time Spy 的兩個項目則斬獲了 10,628 / 5,170 分的效能分數,針對 DirectX 12 Ultimate 效能測試的 3DMark Speed Way 取得 2,607 分,代表光線追蹤效能的 3DMark Port Royal 則為 5,930 分,最後是針對 RTX 40 系列顯示卡 DLSS 3 功能的 3DMark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在 DLSS off 的情況下幀率為 1.76fps,而 DLSS on 則是取得 54.43fps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再來看到作為測試定番的遊戲模擬圖形效能測試軟體《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我以 High 圖形品質、搭配接近原生的 2560 x 1440 解析度進行基準效能測試,TUF Gaming A14 最終取得了 7,430 分與「High」的效能評級。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那麼這台 14 吋輕薄電競筆電,遊戲效能又是如何?我沿用上方的電源與效能設定,並在遊戲中選擇原生解析度、最高的圖形設置(若有光線追蹤功能則開啟)來進行驗證,除了 JB 過去常測試的遊戲之外,也追加現在最夯的 3A 動作遊戲《黑神話:悟空》、以及即將登陸 PC 平台的《Final Fantasy XVI》等共 10 款。而在支援 DLSS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的遊戲中,也將為各位展示 DLSS 畫格生成啟閉的效能差異,最終測試結果就請看下方的長條圖,但首先還是針對兩款新作做個說明~

▓ 黑神話:悟空
顯示設定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圖形設定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高(全景光線追蹤 OFF)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影視級(全景光線追蹤 OFF)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高(全景光線追蹤 ON)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影視級 (全景光線追蹤 ON)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由遊戲科學開發的動作 RPG 遊戲《黑神話:悟空》,在上市前便釋出同名性能測試工具,這邊會針對「高」、「影視級」兩種畫質進行跑分,「超高解析度取樣」預設為 NVIDIA DLSS 技術,TUF Gaming A14 在全景光線追蹤關閉下,高畫質跑出 92fps、影視級畫質則掉到 56fps,接著開啟全景光線追蹤看看該機在當今最強 3A 遊戲視覺上的表現,高畫質下測得 60fps、影視級則是 50fps,後者在戰鬥場面或許會有些掉幀或殘影的情況出現雖然《黑神話:悟空》沒有關閉 DLSS 的選項,但為了驗證此超高採樣技術啟閉的差異,我改為選擇 TSR 提升技術,在影視級畫質+全景光線追蹤開啟的設定下,最終跑出了 39fps 的成績。

▓ FINAL FANTASY XVI
FFXVI 遊戲畫面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顯示設定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超解析度成像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DLSS 畫格生成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去年在 PS5 首發的《Final Fantasy XVI》日前於 Steam 平台推出了 demo 版,這款動作遊戲也支援 NVIDIA DLSS 3 與畫格生成技術,在沒有基準效能測試工具之下,JB 選擇最高的畫質並搭配 NVIDIA FrameView 軟體記錄打小 BOSS「毛爾波爾」3 分鐘的平均幀率,未開啟 DLSS 畫格生成下這台 14 吋輕薄電競筆電測得 58.46fps,開啟 DLSS 畫格生成後則提升了 46% 來到 85.41fps。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實機遊戲效能表現就請各位參考這張長條圖,在原生的 2560 x 1600 解析度與最高圖形設定下,除了《黑神話:悟空》與《Final Fantasy XVI》兩款新作之外都有 60fps 的幀率表現,而在啟用 DLSS 畫格生成後,效能增幅最高的是《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的 56.19%,而像《電馭叛客2077》這樣效能吃重的大作,也有 36% 的提升幅度、可以超過 80fps 的幀率遊玩,其實只要是新遊戲多半會支援 DLSS 技術,建議各位一定要開啟以獲得更佳的流暢度!不過若是使用「極速」效能模式,風扇噪音就偏大一些了

散熱效能測試:

待機時硬體溫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待機時機身溫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散熱效能與穩定性方面,我則以 CINEBENCH R20 和 FurMark 兩款燒機軟體來為 TUF Gaming A14 進行測試,筆電待機時透過 HWMonitor 監控軟體可以發現到,CPU 溫度最高為 53.5 度,而 GPU 溫度則是 42 度,均較今年的 ROG Zephyrus G14 更低,接著使用 FLIR 溫度測量儀器實際量測機身溫度,在待機的狀態下筆電平均溫度為 29.9 度,當下最熱的地方出現在機身尾端散熱孔處,達 36.1 度,而位於風扇上方的 WASD 鍵則是涼爽的 30.1 度,左右置腕處分別為 29.8 度和 28.4 度。

測試時硬體溫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測試時機身溫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風扇運轉噪音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在 FurMark 與 CINEBENCH R20 兩軟體同時運轉 30 分鐘之下,CPU 溫度最高僅 79.6 度,沒有達到溫度牆而顯示紅字,GPU 溫度則是 79 度,而 CINEBENCH R20 經過五輪 CPU 測試後效能分數為 6321 分,較正常測試時有 30% 左右的降幅,相比同為 14 吋的 ROG Zephyrus G14 低了 18.2%,整體表現比想像中好不少。而根據 FLIR 溫度測量儀的熱圖顯示,五輪燒機測試下筆電機身平均溫度為 29.8 度,最高溫的地方轉移至雙風扇之間的 44.5 度,筆電尾端則是 36.3 度,WASD 鍵僅略升至 31.4 度,至於筆電兩側置腕處的溫度未有明顯變化。而在燒機測試的同時透過分貝計測量「極速」模式下風扇運轉噪音,則是達到 59.7dB,算是偏大的表現。

筆電綜合效能與續航力測試:

PCMark10 綜合效能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UL Procyon Office 生產力效能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UL Procyon 影音剪輯效能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最後看到筆電綜合效能,TUF Gaming A14 在 PCMark 10 基準測試軟體模擬一般筆電日常工作的 Modern Office 測試模式(例如瀏覽網頁、視訊會議、應用程式開啟、文書處理、圖片及影像簡單編修等作業)中跑出 8,220 分的效能分數,UL Procyon Office 生產力效能測試最終測得 6,340 分,而在看 Adobe Premiere Pro 影音剪輯效能的 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項目則為 7,824 分的成績。

鋰電池資訊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續航時間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一小時耗電測試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充電時間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TUF Gaming A14 內建 73Wh 充電式鋰電池,實際續航力 JB 同樣以 PCMark 10 的 Modern Office 電池續航力測試項目來作驗證,在「混合輸出+安靜模式+平衡電池模式」設置下,將筆電螢幕亮度調為 40% 並啟用自動更新率,同時將鍵盤背光、藍牙傳輸與定位功能都關閉,僅保留 Wi-Fi 連線,結果自測試起始的 100% 電量至自動關閉的 3% 電量經過了 8 小時 52 分鐘,較我先前測試的 ROG Zephyrus G14 少約一小時,照理說不是 OLED 螢幕、又搭配最新的 AI 處理器,續航應該是要更好才對 接著維持相同螢幕亮度,並以「混合輸出+效能模式+平衡電池模式」進行 UL Procyon 一小時耗電測試,其耗電量為 11%,而透過隨附變壓器充電,從 16% 充至 100% 滿電量約需 48 分鐘,速度頗快。

心得總結 ▌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真要我說,TUF Gaming A14 大概就是 ROG Zephyrus G14 的「平價替代品」,雖然在整體質感、音效和顯示上都略能感受差異,但就 CPU 多核心效能表現來說,AMD Ryzen AI 9 HX 370 這顆新處理器確實較比較對象高出 4 成以上,即便拿 Intel Core 9 185H 來比也毫不遜色,以原生 2.5K 解析度測試十款 3A 遊戲,有 8 款都交出了 60fps 以上的順暢度,效能相當強悍。有別於我上一款測試的 TUF Gaming F15 (2023) 記憶體還能自行更換,本文主角則是改為 On Board 的設計,所幸依舊有提供雙 SSD 固態硬碟插槽,無須擔心儲存容量用盡,在沒有遊戲需求時,以混合輸出 GPU 模式則可提供超過 8 小時的續航力,作為辦公使用也是綽綽有餘。

個人認為 TUG Gaming A14 可以改進的地方主要有三點,首先是螢幕缺乏 HDR 規格、亦無可變更新率,標榜 100% 的 sRGB 色域測出來則是有一點點的小落差(其他部分倒是沒什麼能夠挑剔的),其次是揚聲器音效,或許是受限於其平價定位、或少了智慧放大器,聽起來跟 ROG Zephyrus G14 就差很多了,最後一點則是極速模式下略大的風扇噪音,如果在優異散熱性能與穩定性之上實現更安靜的風扇運轉聲,相信會更吸引到硬核玩家吧?

ASUS TUF Gaming A14 測試報告|效能突出的 14 吋輕薄電競新選擇!
ASUS TUF Gaming A14 顯然是鎖定入門到中階的電競玩家,其以 AMD 最新的 Zen 5 架構處理器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4060,在維持輕薄尺寸與便攜性的同時也兼顧了效能,即便造型不太符合傳統電競筆電(像是 RGB 背光鍵盤它就沒有)、也多少能感受到它的「平價」定位,但在萬物皆漲的 2024 年,我認為它並不會讓荷包花上太多錢,整體表現不僅出色,也是完全對得起它的售價的

ASUS TUF Gaming A14
處理器 AMD Ryzen 7 8845HS AMD Ryzen AI 9 HX 370
儲存空間 512GB M.2 NVMe PCIe 4.0 SSD 1TB M.2 NVMe PCIe 4.0 SSD
顏色 灰色/銀色 灰色
售價 41,999 元 (16GB RAM/RTX4050) 47,999 元 (16GB RAM/RTX4050)
53,999 元 (32GB RAM/RTX4060)
最後也附上本文主角在兩種處理器版本的台灣官方售價,個人建議還是直上 Ryzen AI 300 系列的高規版會比較好囉!而且選配到 32GB 記憶體跟 ROG「西風之神」Zephyrus G14 只差 6 千元,如果不追求高質感、或是許多板友不太買單的 Slash 動態燈效,那麼相同尺寸的 TUF Gaming A14 就會是個相當值得考慮的選項啦~


MD:Wangwang
2024-09-03 10:00 發佈
頭注香
不會沒福利吧😱
JB.L
JB.L 樓主

有啊~ 但是是新玩法[^++^]

2024-09-03 10:19
感謝分享&介紹,處理器是用AMD我就放心了
allen190

請問特殊需求是指?

2024-09-04 8:53
choncc

新出的輕薄筆電基本都不能自己更換記憶體了吧 [鬼]

2024-11-08 22:33
回文看福利~~
只要可以玩黑悟空的話,就滿足了~
看到第一頁就點進來了~~
與ROG Zephyrus G14 差6000元,剛好差價再加一點錢買34吋曲面螢幕。
choncc

桌上空間允許的話,剛好滿足便攜性需求跟大螢幕的爽感 [讚]

2024-09-17 0:05
JB.L wrote:
個人認為 TUG Gaming A14 可以改進的地方主要有三點,首先是螢幕缺乏 HDR 規格、亦無可變更新率,標榜 100% 的 sRGB 色域測出來則是有一點點的小落差(其他部分倒是沒什麼能夠挑剔的),其次是揚聲器音效,或許是受限於其平價定位、或少了智慧放大器,聽起來跟 ROG Zephyrus G14 就差很多了,最後一點則是極速模式下略大的風扇噪音,如果在優異散熱性能與穩定性之上實現更安靜的風扇運轉聲,相信會更吸引到硬核玩家吧?


螢幕、聲音大概兩個最直觀的體感,用在cost down的點還算好了
尤其是散熱沒有被犧牲掉算是加分了
因為低配版筆電最不希望發生的就是過一下就壞掉

價格有便宜、螢幕跟音效有solution大概就是TUF的客群吧
JB.L wrote:
14 吋電競筆電在過...(恕刪)

顯示卡是NV就沒問題了
choncc

這時間點 AMD 配 N 卡的組合應該很加分,這顆 HX370 實際跑分也不錯[^++^]

2024-09-17 0:07
HeeroYo

說得浮誇點...CPU目前的角色已經快要變配角了, 顯示卡變成多數高階應用層面最重要的部件了

2024-09-17 19:48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