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與製造技術愈發成熟的現今,訴求「平價」的聲學產品不見得與差勁畫上等號,甚至在多元使用情境、電池壽命的考量下還能不斷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今年初 JB 編就陸續分享了幾款千元級、卻兼具進階編碼的高 CP 值真無線耳機,這回要請各位將目光轉到耳罩式耳機─來自瑞典的聲學品牌 Sudio 三月底在台推出新機「Sudio K2」,其在 2,480 元的親民價位帶來了混合式 ANC 主動降噪、多點連接,以及更穩定的藍牙 5.3 無線通訊技術,同時亦支援 3.5mm 輸入播放,耳機造型則走簡約路線,將實體按鍵簡化至一個,其他所有操作都能藉觸控面板來完成,Sudio K2 採用 40mm 動圈單元、雙麥克風系統,續航力在 ANC 模式下可連續聆聽 27 小時,一般模式則可來到 60 小時之久。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 盒內容物
Sudio K2 的包裝延續該品牌過往的環保與極簡風格,打開外盒可以看到收納在白色束口袋的耳機、以及一條超短的 USB-A 對 USB-C 充電線和說明書一份,雖然耳機具備 3.5mm 端子,但盒內並沒有附 3.5mm 連接線,明顯能夠感受到 Costdown

- 耳罩
- 耳墊
- 耳罩側邊
造型部分,不知各位有沒有覺得 Sudio K2 有點眼熟呢?我個人是覺得耳罩跟支臂有那麼點致敬 Sony WH-1000XM5 (2022 年推出)的味道,或說同樣追求極簡之美?

- 耳機造型
- 頭帶內側
- 頭帶外側
從這個角度看 Sudio K2 也是有點像 WH-1000XM5 (具體來說是支臂跟耳罩的設計),即便頭帶內側皮革材質的緩衝墊就只有中間一段,但我自己戴起來是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壓力或夾頭感就是

- 可調式設計(最大)
- 可調式設計(最小)
可調式設計能夠適應不同頭型的使用者,但有別於耳機表面的霧面質感,內部的支架則是看起來較為廉價的亮面塑膠,雖然沒標刻度,實際伸縮起來卻還是有一定的段落感。

耳罩右側底部設有 3.5mm 插孔、USB-C 充電埠以及實體按鍵,此按鍵長按 3 秒對應開關機、長按 2 秒則是對應 ANC 主動降噪模式的啟閉,這邊有兩個比較可惜的地方,首先是每次開機都是預設 ANC 關閉,若要降噪功能就得手動按了,其次,則是它不具備常見的突起設計,在沒有高度落差下要盲按就變得十分困難


Sudio K2 的觸控面板僅右側有(左撇子表示


實際將 Sudio K2 放上電子秤測得 250g 的重量,跟官方宣稱的 245g 差不多,在耳罩式耳機裡頭算是相對較輕的一款,而在續航力表現上,其在 ANC 主動降噪模式下可連續聆聽 27 小時,一般模式下則可達 60 小時,JB 開箱到現在聽了三天都還沒充過電,不得不說這個續航確實很給力,且一週大概只需要充一次電就行了~
Sudio K2 耳罩式耳機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Bluetooth 5.3
驅動單元:40mm 動態單元
響應頻率:20Hz~20,000Hz
阻抗/靈敏度:32 歐姆/114dB
音訊解碼:SBC、AAC
電池續航:一般模式 60小時,降噪模式 27 小時
防水等級:無
重量:245g
建議售價:2,480 元

無線通訊技術方面,Sudio K2 採用相對較新的藍牙 5.3,規格跟 JB 去年初測試的 Sudio N2 Pro 真無線耳機相同,看來這家瑞典品牌在維持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在藍牙晶片的採用上也沒有犧牲,其連接範圍則是 10 公尺,支援的編碼則是基本的 SBC 和 AAC。初次連接 Sudio K2 與智慧型手機,雖然沒有 Google Fast Pair 功能,但開機後不用幾秒就能夠在手機的藍牙介面搜尋得到,在配對上我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就是,另外,它也具備多點連接的功能,可以同時在兩部裝置之間無縫切換。比較可惜的是 Sudio K2 沒有配合的應用程式,也就是說聽者無法透過等化器去客製化聽感,而只有一種預設調音,但這也是它們家一貫的風格了...

那麼,開出 2,480 元低價的 Sudio K2 聽起來又是如何?由於不支援進階編碼,JB 就選擇 Spotify 來串流音樂,搭配我慣用的 70% 音量來跟各位分享聽感,搭載 40mm 動圈單元的 Sudio K2 有著高出同級的量感,甚至比我自己的鐵三角 ATH-M50xBT2 來得大聲一些,其調音則是明顯偏中頻,人聲基本清晰明亮,低頻表現尚可,高頻延伸性則稍稍欠缺,而在背景樂器齊奏的情況下也有不錯的分離度與細節展現。
以 Sudio K2 聆聽的是英國搖滾樂團 Radiohead 的名曲《Creep》,其前奏的鼓鈸聲相當清脆有彈性,且有還原主唱 Thom Yorke 那略帶迷幻的嗓音與縈繞感,不過在電吉他加入之後人聲就沒有那凸顯,到了中段後齒音與鈸聲也趨於尖銳,若有等化器可以調整的話應該多少能夠修正,至於電貝斯的低頻量感似乎稍弱一點,對於喜歡重低音的聽友來說或許會覺得不夠帶勁?而在韓國女子團體 (G)I-DLE 的《Super Lady》中,主唱小娟的第一句歌詞高亢嘹亮,通透感與氣勢十足,後面 Sudio K2 也展現了不錯的動態感、人聲亦十分貼耳,對於強調節奏的 KPOP 曲風相當適合!
再來播放動畫《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的主題曲《The Witch From Mercury》,Sudio K2 跟我過去測試的耳罩式耳機相比,雖然沒有到糊,但樂器輪廓並沒有到太清楚,音場部分則偏窄,較難呈現出交響樂的氣勢

PS. 聽感屬於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個人實際試聽為主。

Sudio K2 具備複合式主動降噪功能,在辦公室內以 70% 播放音樂,未啟用該功能的情況下其實聽不太到隔壁同事在位子上觀看 YouTube 綜藝節目的聲音(但音樂小聲時偶爾還是會滲進來一些),還是有一定的物理隔音效果。接著戴到戶外進行定番的降噪測試,可以發現 Sudio K2 大約能抑制 7 成左右的噪音,像是低頻的公車引擎聲就會比較明顯一點,車流聲只要不是離你太近,那倒還能接受,換到搭乘台北捷運的情境,列車摩擦軌道的聲音較過去測試的耳罩式是大了一點,但也沒有到完全掩蓋不了的程度,至於乘客的交談聲在 ANC 的運作下則是能有效過濾。
JBLiao · Sudio K2 戶外與室內通話品質測試【Mobile01】
這款耳罩式耳機搭載雙麥克風系統,實際效果就請各位點擊上方 Soundcloud 的連結聆聽,在下班時間的內湖科學園區外收音,可以發現 Sudio K2 人聲的提取有一定的清晰與辨識度,風聲倒不是太明顯,不過當周圍有太多車流時,JB 的聲音還是會被掩蓋掉,後段我也錄了室內通話的效果,眼前筆電放出的 BGM 與一旁同事交談聲,並沒有對發話者的人聲造成太多影響。

不免俗地也要測試一下遊戲低延遲效果,這邊同樣使用各位熟悉的 FPS 手遊《決勝時刻M》,Sudio K2 畢竟是採用藍牙 5.3 技術,在「體感」上幾乎感受不到槍枝擊發與開火動畫之間的延遲,不過我自己玩起來是覺得空間感沒有到很強,低頻(像是手榴彈的爆炸聲)的飽滿度稍嫌不足,如果你非常在意遊戲的沉浸感的話,往上還有許多更好的選擇就是。

Sudio 是個成立於 2012 年的年輕品牌,對許多人來說可能相對陌生,本文介紹的 K2 耳罩式耳機卻是 JB 測試的第三款 Sudio 產品,雖然起初我對這間瑞典品牌的認識不深,但實際聆聽過後,它們的聲音表現都沒有讓我失望、皆超出我對其價位的預期,但在外觀質感與使用體驗上仍然有有不少能改進的地方,說到本次介紹的 Sudio K2 最困擾我的地方,就是手勢操作不夠直覺、實體按鍵不太好按這兩點,而沒有專屬應用程式可以客製化聽感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畢竟現在許多中國平價品牌不只是堆料,也透過應用程式提高產品的 CP 值...

就兩千多元的耳罩式耳機的標準來看,Sudio K2 的音質算是相對出色的,起碼我自己很喜歡它的飽滿量感與凸顯人聲的調音,同時亦提供了 3.5mm 連接的聆聽方式(但線材就得自備了),至於複合式主動降噪、雙麥克風的通話品質表現就較為中庸,再加上不具備防水認證,若希望自己的耳機是「多邊形戰士」的話得要做好失望的心理準備了

MD:Vanes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