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1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上月底美國音響品牌 JBL 在台發表自家首款開放式耳機 Soundgear Sense,其採用氣傳導原理的 JBL OpenSound 技術,耳機不必進入耳道也能傳遞聲音,掛耳式造型的它還可安裝上頸帶,搖身一變成為深受跑者喜愛、十足穩固的繞頸式耳機,創新的「二合一」設計為為業界首見!受益於發聲部的三段旋轉結構,更能對應不同耳型的使用者,讓音樂更準確地向耳膜傳遞。

Soundgear Sense 搭載 16.2mm 動圈驅動單元,低音與節奏感的表現更強勁,無線通訊技術為最新的藍牙 5.3 版本並支援多點連線,針對長時間運動的族群,則提供了 IP54 的防水防塵等級、單次 6 小時的續航時間。那麼這款音響大廠的開放式耳機處女作表現如何?小編也就兩週的實際體驗來跟各位分享心得~

外盒正面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外盒側邊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外盒背面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頸帶收納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盒內容物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首先從外盒開始看起,Soundgear Sense 共推出黑、白兩種顏色,外盒背面可以直接看到由透明塑膠盒盛裝的耳機本體,另有一紙盒收納所有配件,包括快速入門指南、保固書、橘色的 USB-A 對 USB-C 充電線,以及這次可安裝在耳掛尾端的頸帶,但 JBL 沒有為後者提供收納袋,使用者就得小心保管了。

充電艙正面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充電艙背面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充電艙內部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充電接點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一拿到 Soundgear Sense 便能感受到充電艙的份量感 耳機本體較大之外也沒有採用耳掛交疊收納方式,因而造就了相對難攜帶的體積(尺寸約 113 x 55 x 128mm),若追求運動時的輕便性,建議還是出門前先配戴好囉!橢圓形的充電艙設計元素不多,其上蓋可見 JBL 的 logo 蝕刻,正面(上蓋與艙體的交接處)設有一條形的 LED 電量指示燈,可以從其明暗度了解剩餘電量多寡,而背面除了 USB-C 充電埠之外,轉軸處也可以看到型號的蝕刻字樣。掀起上蓋,左右分開收納的 Soundgear Sense 旋即映入眼簾,仔細看可以發現─耳機要轉到最上方的角度才能收納。

耳機外側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耳機內側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耳機上緣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耳機下緣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Soundgear Sense 在發聲部前端上緣延伸出耳掛結構,其為親膚、耐凹折的矽膠材質,發聲部則可進行三段旋轉,使聲音更貼近耳道,避免因耳型不同可能造成的翹起,將音樂更準確地向耳膜傳遞。耳機單邊配置兩顆拾音麥克風,分別為上緣的條形網罩處及觸控面板尾端(其旁邊為 LED 狀態指示燈),翻到內側則有發聲孔和兩個充電金屬接點,JBL 直接在前者印上了 L/R,使用者一眼就能辨讀配戴方向。

這款開放式耳機並未採用骨傳導的解決方案,而是自家研發的 JBL OpenSound 技術、透過氣傳導原理來進行聲音傳遞,標榜不進入耳道也能傳遞清楚自然的聲音,同時,它並擁有 IP54 防水防塵等級,可抵抗汗水或雨水的潑濺,不過要注意的是─只有耳機有防水,因次使用完需要擦乾再收回充電艙會比較好!聲學規格方面,耳機搭載 16.2mm 動圈驅動單元,具備 90dB 聲壓級、20Hz~20kHz 的頻率響應範圍。

配戴示意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三段角度調整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由於 Soundgear Sense 單邊重 12.85g,幾乎是一般真無線耳機的兩倍了,負重感難免會比較高一些,久戴大約 4~5 小時則會出現些許夾耳(耳掛前端)的感覺,整體配戴舒適性介於我先前測試的 Oladance OW2 和 Shokz OpenFit 之間。實際戴著 Soundgear Sense 慢跑,在沒有安裝頸帶的情況下其實就具備一定的穩定度了,幾天運動下來我是沒有遇到掉落的情形,即便臉部汗如雨下也不影響

手勢操作方面則有左右耳之分,左側單擊、雙擊分別對應音量增減,右側單擊為播放/暫停、雙擊與三擊則是下一首、上一首;當有來電時,雙擊任一側可接聽/掛斷、長按 2 秒則是啟閉麥克風,一般情況下長按則是呼叫手機的語音助理,如果要進行雙裝置的「配對」,任一側單擊+長按 5 秒即可進入配對模式(在已與手機連接的情況下,另一裝置則會跳出配對視窗),順帶一提,Soundgear Sense 的觸控靈敏度相當不錯,回應幾乎都是即時的!

頸帶組裝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組裝示意(一)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組裝示意(二)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Soundgear Sense 耳掛尾端的凹陷設計,剛好可以跟頸帶兩端開孔的凸出處組合,在安裝時將耳掛推到最深、伴隨著逐漸變緊的聲音基本上就不會分離了,雖然這個「耳掛/頸掛二合一」的解決方案有點土炮(但還是榮獲了 2023 年紅點設計大獎),穩固性方面還是無須擔心的!而頸帶看來是採用塑膠材質,雖然內部不具備金屬,但卻有不錯的延展性,不同頭圍的使用者皆可適用

配戴示意(正面)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配戴示意(側面)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配戴示意(背面)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這邊就請 Model 蕾妮妮為我們示範配戴情境,從正、側面看,耳機都是貼在耳道正上方的,跑步時發生部位置不會移動分毫,頸帶部分也會保持懸空、未有往下垂的情況出現,大概只有在配戴者轉頭時才會感受到頸帶的存在,是說加裝頸帶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先摘下耳機、掛在脖子上,方便進入交談狀態或暫時減緩耳朵的負擔

黑白雙色(一)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黑白雙色(二)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耳機本體重量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耳機與充電艙重量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實際將耳機本體放上電子秤量測得出 27g 的重量(單邊 13.5g、頸帶則是 5.3g),連同充電艙則是來到 94g 之多,就無線耳機的範疇來說也是算數一數二重了 倘若會推出下一代的話,希望 JBL 可以進一步縮小充電艙體積以提升便攜性。續航力方面,Soundgear Sense 可連續聆聽 6 小時音樂、連續通話 3.5 小時,搭配充電艙下續航力最高可達 24 小時,而從 0% 電量完全充飽則需要 2 個小時,15 分鐘充電可提供 4 小時的音樂聆聽時間。


JBL Soundgear Sense 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Bluetooth 5.3
驅動單元:16.2mm 動圈
頻率響應:20Hz~20kHz
阻抗:32 歐姆
最大聲壓級:90dB
音頻解碼:SBC、AAC
電池續航:音樂播放 6 小時,通話時間 3.5 小時
防水等級:IP54 (僅耳機)
重量:單邊 12.85g、頸帶 5.3g充電艙 68.1g
建議售價:6,490 元,預購早鳥價 4,390 元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Soundgear Sense 採用最新的藍牙 5.3 無線傳輸技術,支援編碼目前僅有基本的 SBC 與 AAC,未來則能藉由韌體更新帶來 LC3 編碼與 LE Audio 的支援。由於具備 Google Fast Pair 快速配對功能,只要打開充電艙上蓋 Android 手機就會跳出配對詢問視窗了,非常快速,至於 iOS 裝置的話就得在藍牙介面手動配對...此外,這款開放式耳機亦支援雙裝置連接、單耳使用的 Mono 模式。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透過 JBL OpenSound 技術,Soundgear Sense 能夠有效降低漏音,就我自己的測試,在辦公室以 75% 音量播放音樂,旁邊的同事是都聽不到的,將音量提高到 90% 才會感受到一點點的噪音,基本上只要是正常音量並貼著耳道,旁人是很難被打擾到的。如同小編過去體驗的開放式耳機,60% 以上的音量才有足夠的量感表現,如果是在戶外,60% 音量實際聽來相當於入耳式耳機的 30% 吧?因此在戶外或搭捷運的情況下我多半會將音量提高到 80%,方能享受到音樂的量感與節奏感。

Soundgear Sense 能夠呈現真實的戶外環境音,不必透過麥克風收音後模擬通透模式,此舉能夠大幅減少突發高頻、放大風噪等不舒服的使用體驗,同時也可保持對外在環境的反應時間,且相較於入耳式耳機,即便在高音量下也能輕易地直接與他人溝通~

應用程式(一)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應用程式(二)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預設等化器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自訂等化器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尋找耳機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Soundgear Sense 搭配的應用程式同樣是《JBL Headphones》,主畫面最上方為左右耳與充電艙電量,那畢竟耳機採開放式設計、就沒有什麼降噪或環境音模式了,電量網下則是 EQ 等化器、智慧視聽模式、左右耳平衡、最大音量限制器、尋找耳機、自動關機等選項,這些小編過去在前幾款 JBL 產品中都有介紹過,就不再贅述,至於等化器的部份就只有五種,包括 JAZZ、VOCAL、BASS、CLUB 和 STUDIO,使用者亦可在「我的 EQ」中進行 10 頻段、最高正負 6dB 的增益幅度自定義。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Soundgear Sense 搭載 16.2mm 大動圈單元,雖然這回沒有強調 JBL Signature Sound,但整體調音還是跟過去相近,都是屬於低頻較強勁 Q 彈的路線,小編在室內以 80% 音量、不調整任何曲線的等化器串流 Spotify 音樂進行聽感測試,在南韓女團 LE SSERAFIM 的《Perfect Night》一曲中,這款開放式耳機不僅保有節奏感,低音貝斯的下潛深度也很夠,與此同時,人聲的部分也有不錯的清透感,各個樂器也有不錯的存在感,一旦切到 VOCAL 等化器,中頻的提高雖然凸顯了人聲,但低頻就相對弱化、音場也略為縮窄,個人覺得聽起來會相對單薄點。

再來分享的是英國 DJ 凱文哈里斯與山姆史密斯合作的《Desire》,這首電音舞曲在 Soundgear Sense 的演繹之下低頻發揮出色、鼓點也別具彈性,山姆史密斯的歌聲聽來渾厚嘹亮,雖然沒有入耳式耳機那樣盈滿耳內,但也能達到八成的還原度了,在切換到 BASS 等化器後,低音貝斯量感增大並帶有些許的擴散感,聽起來就像在舞池中央一般,爽度很夠!這邊也拿了先前測的 Shokz OpenFit 來簡單比較,同樣音量下本文主角聽起來更大聲、低頻更飽滿,而 OpenFit 則是高音比較突出。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同場加映 Natalie Holt 為 Disney+ 影集《洛基》譜寫的片尾曲《Loki Green Theme》,在中頻凹陷、針對高低頻增益的 JAZZ 等化器之下,提琴聲聽來非常清晰明確、薩克斯風與大號則頗具厚度,一些合成器的聲音也有適度的表現,整體比起不調 EQ 生動了不少,同時樂器的結像與分離度均有中上水準,雖然細節量還有進步的空間,但以開放式耳機來說已經超出我的預期了。

經過不同類型曲目的測試,小編認為 Soundgear Sense 的聲音平衡自然,人聲聽來溫暖,較適合流行、電音、饒舌、節奏藍調、甚至是爵士曲風,至於搖滾或交響樂這類就會感受到音場的限制,但無論何種風格,我都會建議用 80% 以上的音量來聆聽,才會比較有 FU 就是。那由於 Soundgear Sense 的聲音傳遞原理為空氣傳導,在大音量下也不會像傳統骨傳導耳機那樣產生有感的震動,在音樂聆賞的過程中均能保持舒適。

再來我也將 Soundgear Sense 連接 PC 播放名導查克史奈德新片《反叛之月:火之女》(Rebel Moon Part One: A Child of Fire) 的正式預告,在 65% 音量下就能感受到爆炸聲、戰鼓聲的豐沛量感,肉搏戰場面更是展現了拳拳到肉的札實感,人物說話時也跟嘴型完美地同步,此外,背景音樂更展現了作曲家 Junkie XL 的個人特色─標誌性的轟隆隆的加工低音與電吉他結合,聽來別具史詩感!最後,在啟用智慧視聽的「視頻」模式下遊玩 FPS 手遊《決勝時刻M》,Soundgear Sense 就體感來說是沒有什麼聲畫延遲的

PS. 聽感屬於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個人實際試聽為主。


JBLiao · JBL Soundgear Sense 戶外通話品質測試【Mobile01】

通話效果方面,Soundgear Sense 則是藉由四麥克風配置與 JBL 降噪演算法,為使用者帶來清楚的通話體驗,實際測試可以聆聽上方 Soundcloud 錄音,除了風聲稍微大了點之外,我的人聲始終保持清晰,在通話當下有機車駛過身邊時,仍能聽到發話者的完整內容(其實我反倒覺得自己因為耳機的開放式設計,而聽不見對方講話內容),再來走進便利商店測試,即便站在喇叭正下方,廣播也不會蓋過我的聲音,不過在買午飯時店員的吆喝聲就比較有可能形成影響了,但整體來講仍是屬於夠用的程度、效果甚至還比一些真無線耳機來得好...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最後就來點評一下 JBL Soundgear Sense 的表現,作為一款開放式耳機,它能夠在享受音樂/通話交談的同時,稱職地幫助聽者留意到周遭環境的狀況,要說最大賣點則是「耳掛+頸掛式」二合一設計,雖然這個設計看似容易想出來,但 JBL 還是第一家真的這麼做的,但頸帶缺乏收納空間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受益於發聲部可旋轉調整角度的設計,聲音都能準確地傳遞入耳,同時,頸帶的延展性也加強了配戴的穩固性,安裝後也能大幅減少耳機掉落的可能。

過去骨傳導耳機無可避免的震動感,在這款走「氣傳導」的開放式耳機上就完全消失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同時還具備不俗的音質,低頻強勁之餘,鼓點下潛的再現度亦高,運動時能夠確實地起到激勵的效果,而等化器也具備了一定的可玩性。另外像是多點連線、單耳使用或《JBL Headphones》的最大音量限制器,也都是值得讚許的實用功能,小編也戴去常舉辦路跑的大佳河濱公園運動,是都沒有出現連線不穩的問題~

JBL Soundgear Sense 開放式耳機體驗|穩固性與低音的雙重強化!
除了上面提到的夾耳外,Soundgear Sense 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體積太大,耳機重量幾乎是一般入耳式的兩倍,戴久了不免有些夾耳,充電艙大小在收納、攜帶上則會比較麻煩一點,但已經較傳統骨傳導耳機省空間了 其次則是進階藍牙編碼的缺乏、細節量較難與入耳式相比(但開放式耳機真的需要、或說進階編碼有差別嗎?),有的話也是多多益善啦!小編倒是很期待 LE Audio 支援到位後,會不會帶來有感的改善~

「開放式耳機」鎖定的客群無非是運動愛好者、運將司機,或其他需要兼顧耳機使用與留意周遭環境的人士,以骨傳導起家的 Shokz 不說,現在連美國音響大廠 JBL 都來參一咖,未來應能夠看到更多品牌投入吧?整體來說,本文介紹的 Soundgear Sense 勸敗點有二,首先是可另外加裝頸帶的設計,劇烈運動下也無須擔心耳機掉落,再者只要發聲部調整得宜,都能夠帶來領先對手的低音量感,這也是不少中低價位真無線耳機所難以實現的!


MD:蕾妮妮
2023-11-14 9:47 發佈
讚👍
回文看福利
回文享福利
藍芽耳機最怕使用中掉落
耳掛設計可以減少這方面的擔憂
耳掛式真的比較適合運動的時候配戴~
開放式的耳機之前只看到Cheer ARC II,這款長的很像,不知道音質和收音如何?耳骨傳導的我連續戴半小時就覺得不舒服了,希望這款的音效不錯,看看是否有神人來對比一下。
回文看福利
開放式耳機最尷尬就是旁邊的人會聽到XD
JB.L
JB.L 樓主

這隻防漏音做得不錯喔!

2023-11-14 10:22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