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風波已過,201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也逐漸回穩,但受到歐美市場投資與需求轉趨保守,企業已難像過往取得高獲利,必須從「節流」中獲取微利;不過,兩岸簽訂ECFA後,台灣因兩岸密切往來,在商務與旅遊層面受惠,如何能抓緊商機,並落實「開源」及「節流」,成了重要課題。

高頻次商務往返,企業交通成本大增
回顧過往,在媒體和商家大力宣揚「以租代購」對於公司企業的益處,以及在節稅、成本上的有利計算,許多企業大量為旗下主管階層,甚至由上至下,以租賃方式選擇合乎身分、或是符合需求的房車,也造就不少長期租賃公司的快速成長。
只是,當歷經金融風暴的「洗禮」之後,隨著公司人力縮減,油價持續攀升,以及對於成本控管進一步的嚴謹化,不僅僅造成新車市場的大幅萎縮,「房車」的租賃需求量也大幅下滑。一來這種偏向「個人」使用率的交通工具已非全然必須,二來支出成本也能獲得更有效的控管,再加上多數產業積極進駐市郊外的園區,讓商業群聚區域集中,相對也加大了與都會城市之間的移動距離,讓能夠同時乘坐六人甚至七人以上的豪華商旅車款,逐漸獲得重視。
舉例來說,過去企業可能必須擁有四至五輛,甚至高達十輛左右的「車隊」,才能滿足員工或客戶的通勤與接送需求。如今為了減少支出,又不想犠牲交通工具的便利需求,與對客戶應有的接待禮儀,選擇將部分甚或大半旗下房車轉購或轉租商旅車款的企業不在少數;以一輛七人座車款而言,無論在空間實用性、可乘載人員數量亦或是機動性來看,幾乎可取代過去需動用二至三輛房車以上的大陣仗,同時還能兼顧油耗和人力支出,對公司行號而言無疑是絕佳的選擇。

台商陸客湧入,商務及旅遊交通接待需求提升
另一方面,根據大陸商務部公布今年兩岸貿易統計指出,一至八月大陸與台灣貿易金額為945.7億美元,其中對台灣出口為186.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7.5%。此外在ECFA效應影響下,大陸企業選擇來台上市的意願也明顯提高,大陸多家銀行更在爭取於2011年在台灣設立分行,無論從經濟或商務層面來看,皆能明顯看出未來大陸商務人士來台洽公或考察的人數和機率,將較過去倍增不少。
除此之外,根據入出境管理局的資料顯示,自有條件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除了一般組團來台的陸客之外,加上每月大陸各省來台的大型參訪團,光是今年一月至七月計算,已有七十二萬人次之多,早已超越去年一整年的六十餘萬人次,若以平均值推算,估計今年來台觀光陸客至少約可上看120萬人次!更遑論未來預計開放陸客自由行後,來台陸客人數的倍數激增。
因此,無論從企業接待商務貴賓,亦或是觀光業者的角度來分析,商旅車的角色已日益吃重,不管是租賃或購買,一輛能符合多人乘坐需求的商旅車款,比起過往動輒上百萬支出一輛豪華房車,顯然來的更具經濟效益,同時也更滿足未來社會和環境需求的演進趨勢。

入主商旅,已成最新投資策略
其實若稍加觀察,商旅車數量在近二年的確有不小幅度的成長,部分洞燭先機的飯店或旅遊業者,更早已將旗下的車隊陣容做出調整,以房車、商旅各半,甚至全數換成商旅車款,成為嶄新的企業投資策略。
其實無論就使用性或報酬率而言,商旅車款受重視的原因,除了大尺碼、高空間使用率與高承載的優勢之外,就目前國內幾家商旅車品牌來看,可選擇的規格與價格等級也不少,從頂級規格、配備幾乎等同於豪華房車的上百萬車款,到講究通勤運輸為考量的經濟車款,皆有不錯的性價比與市場定位,而多款品牌車款還可依照企業需求,增減車內座椅數量或視聽娛樂等配備,這種高自由度、高實用度與低成本支出,實是過去房車難以達成的目標。
但是,商旅公務車只能是大企業或高獲利公司才能享有的福利嗎?到也未必,以目前市場售價或租賃價格來看,只要八十至九十萬便能入主一輛配備不俗的NISSAN SERENA 2.5L商旅車款,等同於一輛國產豪華房車的價格;若以購買為考量,低利分期或租賃的方式也幾乎不會造成過多的現金支出負擔,相信在眾多優勢的誘因下,以SERENA 2.5L商旅車做為企業公務車款,應該能成為極佳的槓桿操作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