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CAM 或許是你沒聽過的新創品牌,但近年來屢屢在國際各大攝影展會上發光發熱,憑藉優異的產品迅速在世界打響知名度。Z CAM 擁有 VR 及專業攝影機完整技術的生產團隊,首先於 2016 年底成功推出其首款專業 VR 攝影機 Z CAM S1,緊接著新產品 Z CAM V1 Pro 登上太空,協助進行拍攝 NASA 的航太任務,高水準表現足以見到 Z CAM 超越領先的深厚實力。

而 Z CAM 近期最炙手可熱的話題新作,就是榮獲德國2019紅點設計大獎的攝影機 - Z CAM E2。承襲自2015年推出世界最小的M4/3 4K相機Z Cam E1,精緻小巧的鋁合金機身,卻有能錄製 4K 160fps 10bit ProRes 格式的強大功能,加上僅要 NT$ 79,900的親民售價,與其他同級競品相比甚至達數倍以上的價差,推出後立即為電影攝影機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 充滿質感的精緻樣貌
Z CAM E2 外觀採用極簡風格設計,能將機身縮小至長寬高都不到10cm的尺寸,最主要原因是內部沒有風扇,但並不會因此造成散熱上的問題,Z CAM執行長於日前發表會上表示,雖然官方宣稱的正常工作環境溫度是0-40°C,但實際上在超過50°C的環境仍可以正常運作,正常拍攝下並不需要擔心散熱問題。

使用M43卡口,支援大多數Olympus與Panasonic鏡頭,搭配鏡頭為FUJIFILM旗下子公司FUJINON,所開發的高規格電影鏡頭 FUJINON MK 18-55 T2.9。機身四面都有導入1/4”的螺絲孔,方便用戶裝上承架,照片中使用的是SmallRig 2264 Z CAM E2 專用承架、edelkrone SLIDERPLUS PRO LONG滑軌。

▲機身上方共有五顆快捷功能鍵及錄影按鈕,五個按鈕的預設功能從左是:
MENU、ISO、快門、曝光補償、OK鍵。

最有趣是在如此緊湊的機身中還擠進一個約1.5吋LCD螢幕,不只可以用來顯示機器的功能選單等,也可以用來監看畫面(FN+OK鍵)。雖然螢幕因為過小實際拍攝時還是需要外接監視器,但如果監視器剛好故障,至少還能有拍攝的參考依據。

▲機身左面是 3.5mm 音頻輸出與輸入接口,右側是 CFast 2.0 記憶卡插槽。

▲正面有電源鍵、三個可自訂的快捷鍵,預設是AEL(自動曝光鎖定)、AFL(自動對焦鎖定)、快速光圈設定。比較特別是如果要回放影像是短按電源鍵。

平心而論橡膠按鈕手感略微不佳,且進入 MENU 選單更改設定不夠直覺,也會因為螢幕過小有點困擾。操作上使用手機專用的 APP 會更為快速簡單,同時也能用手機監看拍攝畫面,這點是 Z CAM 官方特別強調的亮點功能之一。
(目前 ios APP與Android 都已開放用戶下載)

攝影機正後方導入豐富的連接選擇,包含用於同步的 I/O 接口、同步時設定主機與從機的切換開關、HDMI、Mini XLR、COM 接口、WIFI 天線孔、乙太網路孔、USB Type-C 、LEMO外接電源孔,多樣化輸出能滿足用戶所需。讓人納悶是COM接口的作用,原廠也沒說明也可能應用到的地方。

中間是放置電池的區域,Z CAM E2 本身可以使用Sony NP-F系列電池供電,而且耗電量極低,搭配NP-F970可能拍攝一整天都還有多於的電力。原廠執行長表示使用NP-F970開機靜置時間最少可超過10小時。這邊有個霞不掩玉小缺點,HDMI接口因為設置在電池上方,如果使用直角型的線會卡住無法接上。
■ 小身材大內涵
Z CAM E2感光元件與Blackmagic的BMPCC 4K相同,皆採用Sony WDR M4/3 CMOS,共有四種色彩模式可以選擇:Z-log2 / HLG / Rec.709 / Flat,皆可拍攝13檔動態範圍。如果開啟寬動態範圍模式錄製(僅限Z-log2模式),則能一舉提升至16檔動態範圍,得到更多亮部與暗部細節,但受限於 WDR 感光元件的缺點,如果使用寬動態範圍在拍攝高速物體、攝影機運鏡時,會造成明顯的果凍效應,需判斷拍攝的內容是否合適,開啟寬動態範圍模式後,可變影格率最大值將是正常模式的一半,例如4K / 60fps。另外無論是開關寬動態範圍模式,機器都會自行重新啟動。

▼Z AM E2 4K 影像職人 大港先生訪談
攝影機支援電影寬螢幕變形鏡頭(Anamorphic Lens)。可在預覽時進行反變形處理,以看到正常比例的畫面。
▼官方示範Anamorphic形象影片

Z CAM E2_Anamorphic_40mm T2 1.8x from Z CAM on Vimeo.

▲另有Z CAM E2G 為Global Shutter(全域快門)版本,搭載1”感光元件可改善果凍效應問題。Z CAM E2C 是較低階的版本,適合一般拍攝和直播使用。
■ 招牌高格 4K /160 fps
Z CAM E2最強勢的功能同時也是原廠廣告訴求,就是能夠拍攝4K/160 fps。這點對很多影像工作者而言,是一項很有吸引力的優點,能夠在一般拍攝過程中,依需求再拍攝高格的慢動作畫面,大幅增添影像的豐富度。不過這邊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 4K 或是 C4K 最高只能拍攝120 fps,必須在錄影選單中更改為4K 2.4:1的裁切,才能在視頻選單開啟160 fps,而C4K的2.4:1最高則為150 fps。
▼官方4K /160 fps 示範影片

Z CAM E2_Swimming_4K 160fps from Z CAM on Vimeo.
Sony 的感光元件擁有雙原生ISO的功能,原生ISO為500/2500,在自動與手動模式中可選擇的範圍 500~102400,開啟 WDR模式後ISO變更為250/1250,可選擇的ISO也降為 250~51200

在錄製格式方面,原廠表示目前已向蘋果公司申請認證授權,Z CAM E2支援H.264/H.265/ ProRes 編碼格式。用戶可能會擔心儲存上的問題,攝影機提供兩種選擇,可使用CFast記憶卡或USB C連接SSD硬碟,拍攝4K高畫質時不必擔心流量造成的傳輸、儲存問題。

比起其他電影攝影機除了本體高價以外,還需要購買大量的昂貴設備才能使用,整體加起來的所費不貲,相比於Z CAM E2無需特殊週邊,強悍的功能加上平易近人的售價,大幅降低電影攝影機的門檻,在全球市場都繳出亮麗的銷售成績。
憑著這股熱潮Z CAM於2019年NAB展,發表頂尖規格的進化版本-Z CAM E2 6K與8K機種,直上Super35與6K、8K全片幅,讓傳統大廠嚴陣以待,正式推出後勢必會再度引發攝影界一陣騷動!


Z CAM E2現由正成集團總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