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虛擬,真實上演,台中軟體園區的期待

虛實合一的時代

我們一直都習慣稱呼網路數位的環境,是虛擬平台、虛擬空間等等,但其實現在這句話已經不成立了,因為網上的資訊已經不再「虛擬」,而是真實融入我們生活當中。還記得看完2002年的電影「虛擬偶像」(透漏了筆者年紀…沒看過的網友請看連結~),就愛上裡頭的Simone…她有著完美臉蛋、勻稱身材,她不會耍大牌、劇本隨看隨記、還可以隨時脫個精光拍裸戲。



▲ 以數據位元組合成的現代愛情,是虛幻還是真實?(圖片來源http://ppt.cc/2GfX)

而剛上映的「雲端情人」中主角的情人莎曼珊,她擁有最完美的女人性格:好溝通,肯耐心傾聽和瞭解你,兩者都滿足了人類最深處的幻想,但他們都是 ─「虛擬人物」。



▲ 在雲端相會的「虛擬情人」真實上演

過去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科幻劇情,現在已經在現實世界中出現。國外開發出一款app,可以依「曖昧期」、「熱戀中」、「論及婚嫁」三種情境,不用到多高科技,只要你有手機,就可以立即幫你客製化一個「虛擬女友」進入你的真實人生。



▲ 圖片來源與網站連結http://invisiblegirlfriend.com/

以往開車上路,一定得帶一本地圖在身上,現在各式導航軟體+男聲女聲任你選。還有過去查資料要上圖書館,現在「Google」一下就幫你找出解答。小孩子的玩具也不再是芭比娃娃或是玩具車,而是平板上的各式app,甚至常看到有人為搶遊戲中的虛擬寶物大打出手…而人與人的溝通也轉移到了網路數位世界裡,以前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見上一面的朋友,現在都在line或臉書上時時刻刻交流互動。數位世界的內容不斷成長,彷彿一個會自行滋長的大腦,它一天比一天壯大、一天比一天聰明。



▲聚精會神的「小小低頭族」

以上談到的數位產品,雖然台灣很多人在使用,但大多是由國外開發(臉書:美國,LINE:韓國母公司)。或許你想問,那台灣也可以嗎?事實上,台灣在數位市場過去有不少成就,只是有些低調到您可能從來沒聽過:

I. 線上音樂服務KKBOX於2010年獲日本電信公司 KDDI青睞,並展開合作。
II. 剛被LINE韓國母公司看上並納入旗下的來電辨識服務Whoscall。
III. 凱鈿《動畫桌》app,被多國評選為「iPad App of the Week」和「New and Noteworthy」。
IV. 專注於數位安全的阿瑪科技,被美國NASDAQ上市公司相中購併。
V. 台灣數位活動平台「活動通」,於北京入選微軟的培訓計畫。

以上的數位內容服務你不一定全聽過,但這些都是台灣在此領域上取得成功的優秀案例。



▲ 今年屆滿10年的老牌本土線上音樂服務KKBOX

台灣的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那究竟對於整體數位產業來說,台灣該怎麼循上述案例來與世界接軌呢?每個人都會有這疑問,而我認為以「後硬體時代」的思維來考量,軟體產業中的「數位內容」將掛帥。或許有人會問,台灣也可以投入數位內容產業嗎?以下我總結出幾個台灣發展數位內容的優勢及建議:

「高倍獲利的智財產業」:研發數位內容,人們常比喻為是「以小成大」的事業…1:20、1:100…的可能獲利,試想國外許多知名公司如Facebook、Dropbox、Youtube等,一開始都是三兩好友+幾張桌子一起想出新點子,接著藉此改變我們的數位生活,名符其實的「高倍獲利的智財產業」。

「微型企業也可出頭天」:在數位內容產業中,不一定要夠「大」、資本夠雄厚才能做得好,而是你公司背後的數位創意夠不夠新、內容符不符合市場需求,而這類型的中小企業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的經濟核心,一旦創意也到了位,出自台灣的小資企業也有機會走向世界。

「數位軟體人才濟濟」:要走開發數位內容的微型模式,在其中「人才」是一大關鍵。台灣為「3C 產業製造大國」,讓台灣人學習和取得資訊產品都十分容易,加上微軟、Google、hTC等跨國科技公司,無不積極在台開辦種子計畫,工業局也成立「數位內容學院」積極推動技能培訓,讓台灣的數位內容人才越來越多

「跨界國際的良機」:現在的競爭平台是跨文化、跨語言的, 因為數位管道暢通,網路無遠弗屆,譬如app一開發完成,馬上就可以進入國際平台與全球其他同類型的產品競爭,放眼國際版圖。這對亟需走出自身經濟圈的台灣,必然是個跨出國界的好機會。

「不能單靠民間力量」:韓國政府以官方力量扶植重點產業,上下一心的推動國家經濟,造就了不少奇蹟。而現在台灣數位內容產業少了領航員,在民間自食其力的同時,南韓可以有經濟強國夢,台灣官方也該以「政府」角色責無旁貸的扛起這個重責大任。

在瀏覽過許多相關新聞後,有個正在開發的案子讓我特別關注,那正是旨在培養數位內容產業的「台中軟體園區 」(後面簡稱中軟) ,為台灣的數位產業規劃了新未來。



▲ 清楚的定位:「文創、數位、 3 D 示範基地」-台中軟體園區

中軟在自身的定位上非常明確:「文創、數位、 3 D 示範基地」,三者緊密相連,對於產業培育的部分, (以下部份節錄網站內容) 除導入相關專業機構服務外,政府與目標產業之公協會單位,也將全力輔導協助此園區之廠商,並將規劃相關專業研習課程、演講、座談研討…等專業互動介面。

在台中軟體園區的藍圖中,有多項可能會大為推進數位內容開發的規劃,分別是「商機媒合」、「雲端設備」、「資源共享」。



▲ 設想完善的周邊車流動線

「商機媒合」:垂直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提供完備服務力;水平整合讓同業競合學習互助,並尋求創造與外互動的商展機會及合適之商務組織與機構,進行商務媒合與專業交流,而這同時也是「跨界國際的良機」,園區更會積極媒合國際各主要市場與日趨重要的中國大陸市場。



▲ 同時滿足商業辦公+商機媒合兩項需求

「雲端設備」:雲端為現今數位時代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型態,更能為「高倍獲利的智財產業」帶來高效率的辦公方式,在園區內整體統合之下,一旦建構好完備的系統整合,對內部產業資訊交流的便利度將大為提升。

「資源共享」:如我上方所提及的「微型企業也可以出頭天」,但這類企業資本額小,不僅需要辦公空間,更需軟體到設備的全方位建構。台灣文創與數位產業,許多廠商從熱情創意出發,卻常常止於創業的營運困境,為培育產業發展,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園區提供 3D列印等高科技專業設備,更會因應產業需求適時評估汰換。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點促進現有產業的規劃之外,對於想接觸數位內容的潛力股,園區內也導入相關專業機構服務,其中包含目標產業之公協會單位,如資訊工業促進會、臺灣創意設計中心等等,配合上人才培育、產學研究計畫,希望能藉此建構台灣數位軟實力基礎,一起航向與國際接軌的交會點,讓新世代的夢想未來不再孤軍奮戰、徬徨。



▲ 比照國際精品街的櫥窗規劃

一直以來,台灣的數位內容業者,都是低調在與全世界的佼佼者在虛擬世界上較勁,如今台中軟體園區以虛擬平台延伸實體場地規劃的輔導廣度,顛覆過去產業專區偏向「硬體場地提供」為主的概念,轉換成現今台灣不可或缺的「軟硬兼施」雙重優勢思維,藉此扮演數位內容領航員的角色,讓人迫不及待整體後期發展。

給所有想參與或是已經在為開發數位內容盡力的一份子,中軟為我們打造了一條寬廣的道路,只差有勇氣的旅人,無論您是開發者還是使用者都好,都能一起為台灣數位產業的美好未來努力!

延伸閱讀與諮詢:http://www.ideasoft3d.net/

經濟部 台中軟體園區 文創 數位 3D示範基地 籌備處
台中市大隆路20號14樓B棟 TEL: 04-3700-2003
文章分享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