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過一季Qimonda和Elpida顆粒掛帥的DDR3記憶體巿場以來,眾超頻玩家引頸長盼的美光正式版顆粒,總算有愈來愈多的實際產品可以在巿面上看到,此舉相信也讓不少超頻玩家們流了不少口水,這次特派員發現的威剛DDR3-1900X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不過就好像一切都先套好招一樣,Intel也要在11月把新一代的超頻版殺手--X38丟到巿場上來,目的不外乎就是在DDR3超頻技術上的火力展示,那麼在超頻項目上,X38與P35有什麼不同呢?難道這樣的搭配就是無敵鐵金鋼~指揮艇組合嗎?馬上來看一看!

我們就從記憶體來開始吧,為了節省空間,記憶體產品包裝的部分就容特派員以「很精采」三個字帶過,和一般巿面上的塑料包裝完全不同,相信實際看到包裝也不會讓玩家們失望。當然啦,一組賣到15張小朋友,包裝再亂作可是會讓起民怨的。

玩家們重視的顆粒,這次特派員也有現場直擊,圖中的兩個顆粒其實是美光同一組製程下的產物,但為何顆粒編號會不同呢?這是因為右邊的Z9HWQ是工程版,是這幾個月來,主要發給各OEM大廠先行測試相容性的版本,而左邊的D9GTR則是未來大家在巿場上買到DDR3記憶體顆粒的正式版,裡面的電容設計會有差異嗎?據威剛表示差異其實不大,破1600和1700真的是「閉著眼睛就過去了」。


這是本次使用的測試平臺,兩個平台所使用的Processor、Graphic、HDD,以及Power都並無二致,唯一的差異只有主機板,上圖是用了Asus P5K3-Deluxe,下圖則是還未正式上巿的P5E3-Deluxe,想看這兩個北橋PK嗎?由於訪問時間有限,本次先介紹兩者的差異,效能數據,這次會以P35為主。
測試平台明細:
處理器:Intel Core 2 Duo EX6850
記憶體:A-DATA Vitesta Exreme Edition DDR3-1900X
顯示卡:
硬碟:WD1600JS

這是P5K3-Deluxe的BIOS畫面,相信一些網友已經在很多管道上看過了,不過放這張照片,完全是為了讓大家便於比對下面的重點。

沒錯,這是P5E3-Deluxe的BIOS,正如大家在畫面上看到的,可以在調整參數前,就看到記憶體SPD內所記錄的各個參數理想數值。實際超頻的過程中,這些數據確實可以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這些項目都是相對於P35,X38在記憶體控制器中新增的項目,華碩這次的處理相當明確,直接寫明讀寫動作的相關功能,讓玩家們自行調整。不過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項目都是針對記憶體控制器的最佳化來進行控制的,部分項目(像是Read to Write Delay)其實只要再調緊1,系統就無法開機,這是在自行測試中,大家要小心的地方。後面的S和D,其實就是意指Singal Rank和Dual Rank的意思,可以依使用者自己買的記憶體而有所差異。

我們來作個簡單的測試吧,我們把讀動作與寫動作之間的延遲以手動設定為8個時脈。

在Mentest86的第五項測試(大容量封包搬移)中,可以看到在這樣的參數下,記憶體的頻寬為5937MB/s

接下來,我們把這兩個項目調整為6。

可以看到,記憶體頻寬的部分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只要每兩個讀取動作或是寫入動作的間隔時脈數少2,頻寬的成長其實相當明顯,但這也必須在記憶體本身體質夠好的前提下,才能順利達成。

這項X.M.P功能,原則上也是Intel在X38中新發表的技術之一,和去年NVIDIA發表的 E.P.P功能十分類似。當天特派員雖然沒有直接看到工程師展示這項功能,但威剛的負責表示,這項功能不用再調東調西,只要BIOS開啟後,通過認証的記憶體就會自動以最高時脈參數來運作,至於是真是假,就要請大家繼續注意我們的後續訪問了。

對於記憶體本身的功能,我們也作點展示吧,這是我們完成超頻結果的話面,平台只是用了P35,電壓也只加到了2.15V,DDR3-1900就達成了,其他的參數可以參考畫面中的設定。

最後,特派員也要請大家注意的是,目前自P35以後的華碩主機板,只要是用DDR3記憶體的主機板,如果想要超頻都建議大家安裝在離處理器較外側的記憶體插槽上,這和以往的安裝方法不太一樣,原因在於當記憶體使用序列化的設計後,這種安插方式可以減少一組分流電路所造成的訊號干擾,超頻的空間自然比內側的插槽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