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Lenovo 接手原 IBM 的 ThinkPad 系列筆電後,就針對經典系列筆電進行相當多創新與更新,包含推出全新的 ThinkPad X1 系列筆電,同時也為了符合現今市場需求,並加上 Lenovo 自家 Yoga 系列筆電的翻轉技術,在 2016 年推出 360 度可翻轉螢幕的 ThinkPad X1 Yoga 1st。時隔一年後,Lenovo 再推出後續機種 ThinkPad X1 Yoga Gen2 最大的更新,就是導入近來越來越成熟的 OLED 顯示螢幕,並加入與 X1 Carbon 一樣的 USB-C Thunderbolt 3 傳輸埠, Lenovo Yoga 系列筆電的鉸鏈式轉軸設計,以及支援 2048 級感壓的 Active Pen 觸控筆,可以說是集 Lenovo 與 ThinkPad 系列產品優勢於一身的旗艦機種。
X1 Yoga Gen2 的外型設計與 X1 Carbon 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從今年初的 CES 大展相關採訪中,就可以知道將會推出經典的黑色,以及全新的銀色配色機種。機身也與 X1 Carbon 一樣採用碳纖維材質打造,同時也擁有強化機殼結構設計,用以增加堅固與耐用度,當然左上角的 ThinkPad 的小紅點也有燈光效果。
機身前端並未搭配任何 I/O 端子埠,機身尾端左側則有散熱孔,右側則可以看到附上保護蓋的 microSD 記憶卡插槽,使用者如果有選配 WWAN 規格的話,就會在右方多一個 microSIM 卡插槽,採用的是 Qualcomm Snapdragon X7 LTE-A 晶片模組。
X1 Yoga Gen2 雖然採用 Lenovo Yoga 系列獨家的鉸鏈式轉軸,但為隱藏式的設計,特別的是在使用 360 度翻轉功能時,會出現”喀“的一聲,不過不用緊張,因為這是為了 X1 Yoga Gen2 的升降式鍵盤刻意的設計,小編用影片的方式來讓各位看得更清楚一些。
360 度翻轉螢幕的設計,提供筆電、帳篷、站立與平板電腦四種使用模式,使用者可以搭配不同情境進行切換,是這類型二合一筆電的標準特色。
以輕薄設計為主打特色的 X1 Yoga Gen2,實測筆電重量為 1.355kg,機身前後端的厚度則分別為 15.58mm 與 17.39mm。
![]()
機身右側 I/O 埠
![]()
機身左側 I/O 埠
不同於許多輕薄筆電,會大量減少機身的 I/O 埠,X1 Yoga Gen2 在機身上配置了三組 USB 3.0、兩組 USB-C Thunderbolt 3 傳輸埠、Native RJ-45 有線網路插孔、HDMI 端子、3.5mm 音源插孔,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電源啓閉按鍵設置在機身右側。
這次小編拿到的是 14 吋 OLED 顯示螢幕機種,螢幕解析度為 2560 X 1440,支援多點觸控功能,另外還有 Full HD 機種可選, 不過 OLED 版本的機身尺寸與重量稍微大上一點,顯示螢幕上方則有 HD 視訊鏡頭與雙陣列式麥克風,以及選購的紅外線攝影機。
![]()
機身內部配置
![]()
白色鍵盤背光
![]()
小紅點與觸控板
![]()
指紋辨識裝置
X1 Yoga Gen2 同樣使用孤島式鍵盤配置,搭配經典的小紅點與下方的觸控板,觸控板支援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功能,右側置腕處則可以看到指紋辨識裝置,可搭配 Windows Hello 安全性辨識登入,鍵盤當然也配上白色鍵盤背光。
筆電底蓋為一體式的設計,左上方則有進風孔,靠近機身前端則可以看到左右喇叭孔配置。
X1 Yoga Gen2 機身上附有具備 2048 感壓技術的 Wacom 觸控筆,這款觸控筆是要進行充電才能使用,但機身的觸控筆收納槽,就具備充電的功能,也算滿貼心的設計。
![]()
專用變壓器與電源線
![]()
充電組合重量
專用的充電變壓器為 65W 配置,充電電源線與變壓器為分離式設計,實際的重量為 340g。
![]()
Lenovo Settings 主介面
![]()
智慧型設定選單
![]()
智慧型設定選單
內建的 Lenovo Settings 應用程式,再過不久就會與 Lenovo Companion 合併,未來會用什麼方式呈現還是未知數,不過應該還是會提供差異不大的筆電相關設定功能。在智慧型設定中,可以讓系統自動偵測位置資訊,或是開啟行走時自動關閉顯示器等功能。
電池選單則可以查閱目前電量以及電池狀態,比較特別的是 X1 Yoga Gen2 加入了『機艙電源模式』,並可開啟自動偵測功能,對於常出差的商務人士來說,是相當貼心的功能。此外像是智慧型冷卻、電池充電臨界值等設定,都能確保筆電電池的壽命。
輸入功能選單則可進行鍵盤功能的相關設定,例如 FN 鍵與 CTRL 鍵交換、小紅點 Trackpoint 速度調整等。
網路功能選單中則可設定行動熱點,另外在音訊設定選單中,可以針對音樂播放模式,以及麥克風聲音輸入進行調整。
最後則是視訊鏡頭的對比度、亮度與曝光設定調整,最後的顯示功能選單,則提供原生色、標準、照片專業、電影專業等色彩設定檔,另外還有一個廣色域顯示器設定,以及 OLED 電源設定選項。
小編拿到的 X1 Yoga Gen2 搭載 Intel Core i5-7300U 2.60GHz 處理器,為雙核心四線程架構,搭配 3MB L3 快取記憶體,主機板則是 Intel 七代 Kaby Lake 晶片組。
![]()
CPU-Z 處理器效能測試
![]()
CINEBENCH R15 效能測試
![]()
X264 FHD Benchmark 測試
在 CPU-Z 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375.1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1019.5 分,CINEBENCH R15 的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為 129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333 分,OpenGL 效能為而在 X264 影音轉檔效能上獲得 11.2FPS 的效能表現。
內建 16GB 雙通道架構記憶體,比較可惜的是還是採用 DDR3 規格,在記憶體效能測試中,讀寫與拷貝效能分別為 26694/28066/26517 M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79.5ns。
![]()
CrystalDiskInfo 硬碟資訊
![]()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X1 Yoga Gen2 配上了 256GB NVMe PCIe 3.0 x4 SSD 固態硬碟,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分別為 1648/1215 MB/s,TxBench 硬碟效能測試中,在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獲得 1962.387/1148.175 MB/s 的效能表現。
![]()
顯示卡資訊
![]()
3DMark Cloud Gate 效能測試
X1 Yoga Gen2 僅配置 Intel HD Graphics 620 內顯晶片,在 3DMark 針對一般筆記型電腦設計的 Cloud Gate 測試模式下,這款筆電獲得 6729 分的效能分數,效能等級僅贏過文書桌機。
![]()
PCMark 8 Home accelerated 測試
![]()
PCMark 8 Creative accelerated 測試
![]()
PCMark 8 Work accelerated 測試
![]()
PCMark 10 效能測試
電腦綜合效能的測試,先看到這款筆電在 PCMark 8 三個測試環境模式下,分別獲得 3525 / 4713 / 4364 的效能分數,在效能等級表現上均高於一般筆電的效能平均,另外在 PCMark 10 所測得的效能分數為 3426 分,效能等級排名僅贏過文書桌機(2016)。
![]()
鋰電池資訊
![]()
PCMark 8 Home conventional 續航力測試
![]()
PCMark 8 Creative conventional 續航力測試
![]()
PCMark 8 Home conventional 續航力測試
X1 Yoga Gen2 搭配的是 4cell 56Wh 電池容量的充電式鋰電池,在測試電池續航力前,小編先將電源管理模式設定在平衡,同時將螢幕亮度設定在 50%,關閉藍牙、位置自動偵測與鍵盤背光功能,並開啟 Wi-Fi 保持連線狀態,在這樣的環境設定下,使用 PCMark 8 來進行電池續航力的測試。在三種測試模式下,電池續航力表現分別為 4 小時 44 分鐘、4 小時 47 分鐘與 3 小時 40 分鐘。
身為 ThinkPad X1 系列的一員,X1 Yoga Gen2 同樣擁有輕薄好攜帶的筆電機身架構設計,這次導入 Lenovo Yoga 系列的鉸鏈式轉軸,加上特別的可升降式鍵盤,讓翻轉與實際使用的體驗更加出色,尤其是在平板電腦模式下,翻轉後下降的鍵盤,會讓使用者有種真的在使用平板電腦的感覺。X1 Yoga Gen2 還擁有 OLED 觸控顯示螢幕、2048 感壓的內建觸控筆,以及完整的 I/O 端子埠配置,讓使用者也能應付各種不同的使用環境。
硬體規格與效能上,X1 Yoga Gen2 的表現其實與市售的輕薄筆電,甚至是二合一筆電沒有太大的差別,比較值得改進的或許是記憶體規格,可以從現有的 DDR3 換成 DDR4,此外,建議各位如果想入手這款二合一筆電的話,可以選擇 Core i7 處理器與 512GB SSD 固態硬碟,這樣的高硬體規格版本,才能讓筆電的使用時間延長不少,且不需要等到效能或儲存空間不過的時候才想要更換升級。
在整體的使用體驗來說,360 度可翻轉螢幕的二合一筆電,確實有其能應付不同使用環境的便利之處,X1 Yoga Gen 2 雖然在硬體規格上,沒有做出太大的變動,但對於實際的使用體驗上,多了許多便利的功能,包含內建觸控筆充電收納槽,以及可依照筆電使用模式,自動升降的鍵盤配置等,都是滿貼心的設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