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考量是要可靠, 輕, 外型靚, 1024x768 以上, 有獨立 VRAM.....最初鎖定 Sony A17, Toshiba M30 和 IBM T42....
首先出局的是 M30 雖然它是 Toshiba, 功能也不俗, 但它並沒有甚麼很突出的條件, 16:10 螢幕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所以淨下 Sony 和 IBM
至於 Sony, 毫無疑問它很靚, 但它卻不是 VAIO 中最漂亮的一部 (我應為是Z1), 我很喜歡它則面那連貫性的線條, 但可惜整體上外形並不能配合 (個人意見喇, Sony 的 Fans別打我

(買之前一天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就是看到吉米丘大大非常棒的 A17 報告, 令我苦惱了整晚...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能力...覺得 A17 比 IBM 好...Sony 才是王道.., 直至到達店家後, 不知何故A17在展示架上消失了, 我對自己說...IBM 才是明智選擇, 為了不想一會兒又想起了吉米丘的報告而令自己再陷入苦惱中

規格:
CPU: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35 1.70GHz
RAM: 512 MB
HDD: 40 GB
Display: 15.0", 1400x1050
64MB ATI MOBILITY RADEON 9600
Drive: CD-RW/DVD-ROM Combo
Network: Integrated Intel PRO/1000 Gigabit Ethernet
56K V.92 designed modem
Intel PRO/Wireless 2200BG Network Connection
因為我對 Notebook 認識不深, 對新一代 IBM 的操作還未熟習, 不能作出太深入的評論....IBM 老手不要笑我喔....
另外相機的 white balance 似乎傻了...
LCD有 14.1" 和 15" 選擇, 雖然 14 寸的體積較少, 重量較輕, 續航力亦較長, 但15寸的是用上了 Flexview 技術, 質數比 non-Flexview 的高出很多, 可視角度極佳,
我應為不輸 Sony 的 LCD, 看了15寸後保證你不會考慮14 寸的型號.
外觀上不用多說, 一貫IBM很重的商業味道, 貴為IBM的旗艦型號, 整體上質感極佳, 尤其是機蓋的觸感, 不過似乎很易括花...我對它的感覺就像是以前的賓士車, 你不會第一眼就喜歡, 甚至應為它落伍, 平凡, 但慢慢地你會體驗出它的質感, 工藝...
以這樣的配備來說, 厚度算是OK
雖是MIC的

這兩個銀色的營幕支點算是純黑色機身的一個點敘, 亦給人扎實的感覺

底部的防震膠腳, 加上IBM的APS震動感應系統, 應該對Harddisk有好的保護
電池據說是 Sony 的, 續航力不俗
只有 COMBO DRIVE, 但暫時沒有燒錄DVD的需要, (將來打算買 Desktop 用的 DVDR + IDE轉USB 代替)
Ultranav, 網上很多人都喜歡Trackpoint only 的 IBM, 但我不太介意, 不過 Trackpoint 實在太好用
Keyboard 手感極佳, 注音在哪?

暫時挑剔的地方有: 沒有 BT, 沒有控制聽歌的按鍵, 沒有IEEE1394 (真不明白IBM

家中已接近8年的Pentium 133, 8MB RAM 老爺 IBM, 相比之下, IBM 的設計十年如一.....不過好處是外形耐看, 用上多年也不覺得落伍, 曾經聽過這句說話
大致是 "立於潮流之外, 便不會被埋沒" 用來形容IBM的設計最好不過....
到現在我有沒有後悔沒買 Sony A17? 想起 3.2kg 的重量...還是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