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畫素競爭下的真相 ---- 1/3 吋 CCD CMOS 作成 400萬畫素 是否是正確選擇

mywang wrote:
也就是說HTC實際的紅色只有一百萬點,藍色一百萬點,綠色兩百萬點

結果就是...應付1280*720銳利度應該夠,但是要應付FULL HD,只能說會很吃力...(恕刪)


這個前面有人說過了
紅一百 綠二百 藍一百 ,經演算相鄰像素 變 4百萬
所以輸出時 是4百萬畫素
如果每個像素的受光面積愈多的話,演算出來的補差點結果應該也會更準確。

很多高檔攝影機 也只有3 百萬畫素而已 (應該也是bayer排列吧)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evdict wrote:
所以 HTC New One 的真實解析度應該是 100 萬畫素,但是最終輸出相片是會模擬成 400 萬畫素!..(恕刪)

把100萬畫素的高銳利度圖片放大成400萬素........
v.s
把1300萬畫素的普通銳利度照片縮成400萬素.....
這跟我的相機有點像
富士X10的最佳畫質設定
竟然要把具有1200萬畫素的相機 改成設定600萬畫素
利用鄰近PIXEL進行Binning
求得更好的動態範圍及畫質
附上連結:
http://www.dpreview.com/articles/9060476058/fuji-x10-exr-camera-suggestions-for-optimum-performance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39&t=2608037&p=1

所以就看看one的相機設定
是否可以在不太犧牲畫質情形下得到更好的動態範圍以及較佳的畫質了

forvaio wrote:
把100萬畫素的高銳...(恕刪)


你弄錯了

應該是說 一樣在1/3吋大小的感光元件上
one 的方式 是把每個像素的感光面積加大,於是像素的總數變少
但是每個像素獲得的光學品質比較好


其實以手機感光元件 1/3吋的大小
塞入4百萬像素 ,也不能說少了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我怎麼感覺這場大秀捧紅了x3
拼命往x3擠 雖然是???比。。。
還炒得滿熱鬧的
感謝指正

越談越深入了.................

其實人眼對光的明暗及顏色有不同的解析度。
因為桿狀體較密負責黑白亮度分析,錐狀體較疏負責彩色分析。

RCA發展 NTSC 電視初期就發現

亮度Y信號頻寬4MHz 時 色度 R-Y 只要 1.5MHz 而 B-Y 只要 0.5MHz
也就是紅光分辨率只要Y的 1/2.5 藍光只要 Y的 1/8 就夠了
換句話說色信號只要亮度信號的 1/3~1/8倍 就夠了
設若綠光只需Y的1/4 那麼就正好符合
4個亮度畫元,可以組合成一個色度畫元。

這次上帝站在我們這一邊。都替我們設想好了。

也就是DSP處理時可以先假設每一個畫元(Element) 都是白光亮度信號
先算出Y信號 然後各除以 0.3  0.59  0.11  以補償濾光片造成之亮度損失。
就可組成一張400萬像素之黑白照片。

只可惜有藍光濾光片那1/4 畫元的感度只有綠光部分的6分之一 ( 0.59/0.11=6)
雜訊必然最強。必須以數位軟體過濾掉。但同時也會犧牲一些解析度。

然後 DSP 再依每4顆馬賽克一組,算出一個只有100萬格的彩色相量。

再將原來的黑白照片染成彩色。

所以一個誠實的100萬畫素,即400萬畫元的CMOS
在高亮度時應真的可以輸出真實的400萬點 亮度Y解析度,以及100萬個彩色點解析度。
在低亮度時仍然可以靠綠色部分輸出 200萬點 亮度Y解析度
將這影像放到 1920X1080 的液晶面板上看,應該會很漂亮。


液晶顯示器的規格就比較有趣

以HTC 的 New One 為例
明明他真的擁有3840X2160=800萬畫元 (element)。
一樣是 RG GB 四個四個一組組成200萬個畫素
但這時大家都謙稱只有 1920X1080=200萬畫素 (非常誠實)

注意! 不是只有亮度信號哦! 而是札札實實可以顯示 200萬個全彩的點

然而LCD 製造業卻沒有比照 CCD CMOS 界的方法,膨風為 3840X2160=800萬畫元

太棒了 !!!!!!



(希望提出不同見解的人,口氣不必那麼嚴肅。請考慮與大多數人一樣用平和的語氣來討論)




 





  
evdict wrote:
bv2fb 說的應該沒有問題...(恕刪)

問題是出在樓主bv2fb 說
"大家都把100萬畫素 (pixel),400萬畫元 (element)的東西,謊稱是 400萬畫素 (pixel)"
因為400萬畫素並沒有錯,只是他原生資訊並非 R:400萬+ G:400萬+ B:400萬

又何謂element? 樓主的計算看似把2G+1B+1R當成一個pixel
問題是
內插計算真的是以四畫元(或樓主說的一個畫素)方格去計算嗎?
難道例如一個代表R的位置,只能跟四個畫元另外三個位置,B+G+G取得資訊去計算嗎?
實際上是應該是要以該點R的位置,向上下左右鄰近畫素去抓取資訊,
而非強迫規定只能用四個一組去內插計算。

400萬畫素,你可以說他原生資訊量絕對不足400萬畫素
但也絕對是大於100萬畫素的,原因就在於經過差補。

所以樓主的說法有沒有大家說的這麼專業?
我認為是前提正確,但後面推論就歪了。

至於Foveon的那種算法比Bayer充胖子算法更無理拉,不用多提了~真的只是單純市場話術。
關注的好文,打卡留意一下

kevinjason03 wrote:
我想表達的並不是 那...(恕刪)
真是太棒了這篇文章

受小弟一拜!
b070584 wrote:
收藏+評分01缺這樣...(恕刪)


瑪爾Gy wrote:
你弄錯了應該是說 一...(恕刪)

畫素面積與成像品質之間的關聯基本上個人是十幾年前就知道了,
至於為何要那樣說......,
只能說看的點不同而已.......。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