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by wrote:
設計的巧思與功力水準...(恕刪)
同意這位朋友所說的,
工班的認真程度對於作品呈現以及未來使用真的有很大關係。
好的設計要有好的工班來執行,
共勉之。
andyhsu3 wrote:
有太多業主請我設計空間,工程完工才說他要自己去買家具,
大概也是怕被賺一手吧。
不過出來的空間,我連拍照都不想拍了,
何必為了區區一點給設計師必要的服務費用而毀掉一個好的設計。
birdlg wrote:
這一行的計價方式存在太多黑洞, 才會普遍導致消費者對於設計師報價的不信任感.

birdlg wrote:
如果建材費用, 工資, 和服務費, 可以清楚明白地量化表現在報價單上, 並且確實照表操課, 我想不會有這麼多的工程糾紛產生.(恕刪)

birdlg wrote:
以砌一面磚牆來說, 業主有權知道他花了多少錢買了紅磚, 水泥, 和沙; 他付了多少錢給泥作工班, 工班有沒有購買一次性的工具; 他付了多少錢給設計師. 但從來沒有設計師敢揭露這樣的資訊, (恕刪)
birdlg wrote:
工班和設計師都是專業人士, 他們應得合理的勞務報償, 但前提是資訊要被揭露. 做一個兩百萬的案子, 設計師到底賺多少 ? 又有多少錢是付給哪些工人 ? 這些資訊從來沒有透明化過. 如果你告訴我設計加監工總共三十萬, 我希望你真的就是拿這三十萬, (恕刪)

birdlg wrote:
這一行為什麼不能有制度一點地去量化計價的方式 ? 建材的進料為什麼從來就不願意讓業主看到單據 ? 角材是我買的, 矽酸鈣板是我買的, 木心板也是我買的, 我有權知道他們的單價吧 ? 有多少業主知道矽酸鈣板一片多少錢 ? (恕刪)
)
akira011 wrote:
很多行業的商業行為及商品是很難完整量化的,建材費用,工資,和服務費在報價單上的數量及價格,充其量也僅供參考而已,
akira011 wrote:
以砌一面磚牆來說,業主確實有權知道到底花了多少錢在紅磚,水泥,砂和工資,及所謂一次性的工具(一般稱為"耗材"),但其他支出如施工用機具的損耗,趕工或修改的加班工資等等,要列一項目向業主請款,應該會被罵到臭頭吧!所以這些部分自然會被加入"利潤"的比例中,就算是自己發包找水泥工來做也一樣!!
沒被用到的話就看設計公司的良心吧,要不就退一點費用打折回饋,或者是送些家具家飾給業主,不然就留著當保固用的工料支出金,所以,除非是向設計公司買斷設計圖,自己發包自己監工,否則別想達到"一分錢 一分貨"的境界!
evilwind wrote:
如birdlg兄所言的話,那紅磚一塊多少錢,是要算材料行的單價,還是要算送到現場的單價,更甚送到一樓跟送到樓上價格都有差!更別論水泥、砂,如果水泥只用了半包,要如何計價,以整包的價格去計算,還是以材料行零售的價格算!
evilwind wrote:
矽酸鈣板、角材的價格要查不難,要給客戶知道也沒問題,但要用多少矽酸鈣板、多少角料,有何標準?點工點料的作法很多人都會說,那施工速度的標準在哪裡?一個工一天可以釘幾坪天花板?有造型?沒造型?有造型的複雜度?牽涉的範圍很廣!材料的損耗、工具的損耗...
每個工地的特性、每個客戶所要求的,每個設計師所規劃設計的都不盡相同!如何量化計價?總不能師傅明明三天才可以釘好的天花板,你要他兩天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