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整個供應鍊是個很封閉的系統...
價格不夠透明而且十分昂貴..
大概己變成運動器材在賣了....所以貴

=========================
樓上有人說變速系統敢自己換嗎...
當然敢, 本人學機械, 比這難上100倍的動力機械都摸過..
還是一句老話...
這是個封閉的圈子..在動手之前, 最好有使用手冊...但好像買車時都沒附

今天換輪胎, 順便調個中變, 結果連個操作手冊都沒有...就那個變速線加那二粒螺絲...
剛才測了一下, 大概是調最高檔和最低檔的行程吧...
=========================
順便給T3換二個粗胎, 結果發現前輪, 前叉會被頂到, 只好把輪胎氣放掉一點, 勉強不會碰到, 等磨合一段時間,
相信輪胎不會那麼高了!
=========================
會想開這個版, 就是...如果自己會裝, 就不需要被自行車行再賺一手..
像汽車全合成機油, 很多人會到量販店去買是一樣的道理...
在Y拍買零件, 總是花時間, 最好到材料行, 一次比個夠, 省時有方便...
不過看來難丫......
=========================
台灣有很多汽車精品店..
不知怎麼...沒人開腳踏車精品店...
嗯,我相信你的所學
一定可以讓你順利的裝上去
只是,之後的調整呢
難的不是安裝
而是之後的調整
怎樣才是最好的情況呢?
有問題要怎樣排除?
這個是需要經驗的…
一台車的組裝,如果有說明書
我相信很多客官一定能順利的裝起來…
但怎樣才能讓這台車的狀況最佳?
這要靠的是人…
單車的組裝和維修技術
或許不難
但要注意的地方的確很多
這就是有自行車店和維修部門存在的原因
這同樣也是要專業
不過版主大的說法,也是許多人會認同的
自己處理自已學習
也是會學到不少
也會更加珍惜自己的車吧
xbox360呀 wrote:
"當然敢, 本人學機...(恕刪)
機械都是要調校的丫...
己經很習慣了..
以前我們在操作那種比較複雜的機器...舉例來說..
大型柴油發電機, 比如說點火正時, GOVERNOR, 及凸輪軸的調整, 還有故障排除等..
說明書可以排一整個櫃子..重點是, 每個需要調整的地方, 都會寫得很清楚
我不覺得自行車的難度會到那個程度..1/1000都沒有
腳踏車比較多變的應該是它的材質還有更人性化, 而非它的變速系統, 20年前和今日的, 大同小異
同理...自行車也應該有...我相信在有些地方一定會有..
不過台灣目前看來...至少我的小T3和我以前買的GIANT, 是一個字都沒提..
mobilebradon wrote:
機械都是要調校的丫....(恕刪)
有點離題了
机械是一部份
人是另一部份
你組的机械並不是讓人直接接觸的
單車是人騎在上面
說句難聽點的
把一堆高級零件組起來也只是貴一點的拚裝車而己
真的要好騎騎姿才是比較重要的
机械說明書上不會教你如何調整人的姿勢吧
台灣好一點的車行
了不起改車功力很高
偶還沒有看過在幫人調騎姿的
這個部份跟他們的專業沒有關係
他們只負責机械
而騎姿的部份
坐該多高?手該伸多直?開多寬?
腿多長踩踏半徑要多少?
應該是跟運動醫學比較有關
然而重點是
騎都不舒服了變速系統再順有用嗎
上面偶說了
單行零件是小眾市場
用戶不夠多
單價不夠高
客戶願意花費的平均金額不夠高
而且零件過於多樣化(雖然就那幾樣,不過牌子,等級多到不行,更別提那些定位不明的)
綜合這些條件
跟本很難會有人想跳下來搞大盤
搞大盤說穿了說是錢拚錢
對於三司達之類的代理商來說
拿100組的價錢跟1000組是不會一樣的
問題是如果在diy市場上有這麼多選擇性
有本事一次吃個幾千組的人就會縮了
因為他不是giant那類製造商
沒有固定的出貨量在撐
拿個幾千組要銷很久回收&循環太慢
有那個資本的人通常會直接考慮投資別的
其實四輪改裝也是小眾市場
但是單價高
所以才會有人改
一般單車並沒有辦法在零件均價上追到四輪
量低利潤又低
當然不會有人投資
四輪改裝算是低量高利
手机盤就是高量低利(這行偶作過一陣子,早期循環超級快,一支不用賺多,專注吃量就夠了)
smartson wrote:
有點離題了机械是一部...(恕刪)
你說的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有多少自行車行..
賣了車以後, 會教你騎的姿勢...您不妨列舉一下..
(個人覺得騎姿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常騎, 並且騎出樂趣)
KHS好像是有...其它...沒聽過..
但KHS的車, 除了小折外, 其它車款, 個人覺得不是很理想
賣完車後, 車行基本上是一刀二斷
==================
至於說利潤的問題...
我覺得部份是理由吧...
像我昨天去訂可調式水壺架, 問了好多家, 都沒貨, 正如您剛才所說的狀況..
但是..
台灣騎車人口這麼多, 如果因少量多樣的問題, 而無法積太多的庫存, 那大可像DELL
用型錄, 讓消費者去選....而少一層中間商...;其實車行很多都看電腦訂貨的;這個系統有.但不開放給消費者!
如果連車子基本調整及使用說明書都沒有...
您想, 車行還會在乎您的騎姿嗎?
我看是交了錢再說唄

有點好笑..
離題了, 看來目前大家還多是以Y拍為主

我所要表達的是, 像您到汽車精品店, 不會看到一堆成車, 而是各種分類的週邊產品或零組件, 少量多樣化的展示...
如果想成一個中盤或大盤商的中央倉儲系統做實體店面的展示, 應該也是像這樣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