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nce wrote:據我以前問過技師...當來令片作用於旋轉的碟盤上會使來令片產生向外側的離心力反向劃線碟能產生向內力道拉回並穩定來令片(恕刪) 離心力,正切於軸心,與來令片施壓力道垂直...個人淺見
AAADDT wrote:碟盤愈粗糙,摩擦係數...(恕刪) 感謝大大的解惑 制動這件事對一些人來說反而比動力來得重要...廠商在性能與耐用性之間,會取一個平衡點是對的,但有些人為了提高制動力不惜花費金額換裝對四或對六卡鉗如果能夠以有限的費用提昇最大的效果(只換來令片或碟盤),就很值得了!當初小弟在換裝碟盤時有看到劃兩條線、四條線、六條線、八條線甚至還有幾何圖案的,不禁讓我思考這些劃線方式與正、反置的作法,是否有經過實驗來驗證是最佳化的設計嗎?還是美觀大於效果比較多一點....
劃線碟主要是排屑 , 排掉來另片摩擦掉下的碎屑 ! 如磨下的碎屑隔在來另片和碟盤中 , 是可能降低煞車力 ! 但那也只是卡在中間一瞬間 , 只是煞車力可能會有100~90%浮動狀況 ! 而且特別是來另片越大 , 碎屑影響機率會越高 ~ 同一來另片面積更換劃線碟 , 可以得較穩定的煞車力 , 已不至於受碎屑影響 ! 但是偶額的劃線劃入 , 會有摩擦面積縮小 , 會減少煞車力 ! 但可以形容他可以維持95%煞車力輸出 , 不會像平碟受碎屑影響而浮動 ~ 可是不是說更換劃線碟可以增加煞車力 , 初期可能真的因為劃線毛邊造成感覺比較有力 , 但那很快就會磨合掉 !如果一個碟盤造成煞車力道一直在變化 , 是覺得蠻危險的 ! 試想你每天再換一個不同的煞車力的車 , 會變得難以控制踩踏的深度 , 臨時需要多少煞車力 ! 卻變數一直再改 ~ 下次如果撞車還會說不知為什麼忽然殺不住 ~ 只是那是磨合期要注意的 , 磨合後就會有穩定的煞車力道 ~劃線碟更換還會有明顯的煞車異音 , 就快殺停前會有明顯的"刷~刷~刷~"的異音 ! 煞車力不會比平盤有力 , 但是會比較穩定 ~ 可是要注意磨合初期煞車力會有漸退狀況 ~另外打孔碟主要是為了散熱 , 和通風碟一樣 ~其實這劃線或是打孔是比較適合激烈操駕車主 , 一般行車對煞車力並沒有加大效果 ! 原本平盤對於一般車凸發狀況 , 急殺至停車都有辦法應付 , 但只是長時間急加速急停反覆的激烈操駕 , 比較無法應付 ! 特別是山路行駛並且是很衝的那種需要換劃線或通風碟 , 其實一般車主根本用不到 , 且還會有反效果 , 煞車力其實稍變小一點(因為摩擦面積變小) , 以及煞車異音 , 以及磨耗容易增加以及磨耗異常 ! 還有就是碟盤較容易變形 ~
如果要提高煞車力 , 應該要1.更換較高摩擦係數的來另片2.更換加大碟加大力矩換來煞車力3.更換分磅以及較大的來另片!最後就是全都上 ~ 但請連輪胎也要加大 ! 不然會變煞車變靈敏力道也加大 , 換來輪胎頻頻殺死打滑~
subaru3970 wrote:最近將碟盤由原本的平...(恕刪) 如果是通風碟....反裝的話無法有效將高熱甩出喔,平地剎車或許感覺不出差異連續下坡煞車...碟盤很容易過熱,導置剎車皮容易熱衰竭,還是快去裝回來吧
ROGERMUL wrote:線畫太多相對的接觸面積就會減少~剎車力道就會下降~現在還有人認為有紋胎會比光頭胎抓地力好的嗎~?(以前我一個朋友一直認為是靠胎紋把路面抓住的) 不完全是錯的~光頭胎只能用在地是乾的時候乾地上光頭胎抓地當然強多了但是地面潮濕的時候 胎紋就很重要了
我前一陣子裝了Brembo的劃線碟,裡面的說明是說以碟盤內部通風孔設計為優先考量,Curved vane 是以要讓空氣離心甩出去的方向為準,Pillar vane 跟 Straight 或是實心碟則不用考慮方向.如果在不用考慮內部通風孔的情況下,則安裝方向以靠外緣的劃線或鑽孔先接觸到煞車皮為準.這在Brembo官網也有說明. (FAQ最後一題)不知道是否適用於其他廠牌碟盤就是了,當個參考吧.
vicence wrote:據我以前問過技師的了...(恕刪) 當來令片作用於旋轉的碟盤上會使來令片產生向外側的離心力 反向劃線碟能產生向內力道拉回並穩定來令片來另沒旋轉 什麼會產生離心力呢 ???碟盤的強度應該不致於因為離心力而直徑變大吧 會變大是因為高溫熱脹冷縮應該不是這個原因 原廠一堆沒畫線的 也沒讓來另產生不穩定的問題